“拼”时代下的并购潮涌


  ◎事件主题:

  “拼”,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有两层释义:合在一起;不顾一切地干。一般来讲,我们用第二层意思的时候较多,但曾几何时,“拼”字开始走红网络,“拼车”、“拼房”屡见不鲜,并催生出一个新的群体“拼客”“。拼”节省了资源,提高了效率,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之下,2011年食品行业资本运作暗潮涌动,除了上市之外,并购成为行业“热词”。

  ◎起止时间:

  2011年全年◎事件回放:

  雀巢收购银鹭、徐福记各60%股份在2011年的资本竞合市场上,雀巢显得极为活跃,在4月18日和12月7日分别完成了对银鹭和徐福记60%股份的收购。一个是国内新兴的八宝粥、植物蛋白饮料生产企业,一个是国内糖果“地头蛇”,借助收购,雀巢将业务拓展到了更加宽广的范围上。

  希杰、吉香居强强联合2011年7月20日,中国四川泡菜国际展销会期间,吉香居宣布与来自韩国的希杰集团签约,在泡菜市场上双方由竞争对手变成了合作伙伴。作为韩国最大的综合性食品公司,希杰集团看到了四川泡菜特别是四川榨菜在韩国的巨大潜力,这次与四川省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将为吉香居提供约3.5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并为吉香居食品公司提供其在海外55个国家的销售网络。这次合作,中方将保留绝对控股,韩方将对四川泡菜进行技术指导和市场营销策划。

  康师傅、百事可乐“联姻”

  2011年11月4日,康师傅宣布与百事可乐在中国内地建立战略联盟。百事可乐的全资附属公司FEB 透过转让在华非酒精饮料装瓶业务的全部股权,换取康师傅饮品9.5%的直接权益,间接持有康师傅饮品控股5%的权益。说直白点,就是康师傅饮品控股将以5%的股权换取百事可乐在中国装瓶厂的全部持股,成为百事可乐在华的特许经营装瓶商,负责生产、销售百事可乐在中国的碳酸饮料及相关非碳酸产品。

  ◎影响:联合让它们如虎添翼通过收购银鹭60%股份,雀巢进一步丰富了其产品线,搭上了时下最流行的植物蛋白饮料顺风车,为其业绩增长提供了另一个潜力点。反过来讲,雀巢的加入带来了大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更加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对银鹭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大有裨益。

  而和徐福记的合作则是进入中国糖果市场的绝好契机。雀巢收购徐福记获批后,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玛氏公司在中国销量第二的糖果企业。据了解,收购完成后,雀巢将与徐氏家族联合管理合资后的徐福记公司。外界传言,合资公司成立后,徐福记的管理风格及组织架构会打上鲜明的雀巢印记。对此,徐福记回应称“新的董事会成员产生后,徐福记的部门架构及业务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吉香居是“眉山系”泡菜集群中极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在华北、东北、华东和西南市场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旗下牛肉酱产品在市场上有不错的表现。对于注资吉香居,希杰集团中国本社总裁、中国韩国商会会长朴根太表示,吉香居是四川省内最大的一个泡菜公司,拥有自己的技术。而希杰集团海外机构在55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流通网络,希望能够将吉香居的泡菜还有榨菜出口到海外。四川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文军则表示,过去在行业里韩国泡菜和中国泡菜或者四川泡菜,大家认为彼此是敌人是竞争对手。他希望通过这种合作,优势互补,寻求共同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与2010年的食品行业发生的并购事件相比,2011年的并购多为行业强势品牌之间的联合,其后果无疑将让强者更强,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继续被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