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职场 供求两旺中现两难尴尬


□本报记者 刘淼淼 文/图
成都节后求职迎来小高峰:求职者叹息工作不好找,用人单位抱怨招人难——
“找会计工作的人这么多,但岗位却挺少。”2月4日上午,在四川省人才市场的招聘大厅一角,西华大学学生郑炎一边浏览招聘信息一边郁闷地说。春节过后,她已接连跑了三四个人才市场,却没找到一份合适的会计工作。
春节过后,应聘招聘高峰再次到来。仅在成都市人才市场,从1月30日至2月4日就连续举办了6场招聘会,应聘者如潮,迎来节后求职小高峰。但记者从中发现,在供求两旺的现状中,却存在一些尴尬:结构性“用工荒”严重,一边是求职者叹息工作不好找,一边是用人单位抱怨招人难。
现象一
文职火爆,普工岗位遇冷
“今年职场结构性‘用工荒’很突出。一个显著特点是,销售人员的需求量很大,但很多人却不愿意干;行政文职类的岗位需求越来越小,可是应聘的人却很多。”大成都人才网创始人、首席招聘顾问王启胜说。
2月3日,成都市人才市场发布了去年第四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去年第四季度成都市最遇冷的三大职业,推销展销人员排首位。这个现象在节后的招聘市场得到印证。
记者从4日的省人才市场招聘会上看到,许多用人单位都设有销售一职,却纷纷反映“很不好招”。“我们新成立的子公司各个岗位都要人,但销售人员特别难招,大多愿意做文职行政职务。”四川时代联创投资有限公司招聘人许蕾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不仅销售岗位遇冷,制造行业及现代服务业,想要招到加工工人、餐厅服务员等都比较难。
【析因】
底薪低90后难胜任
销售岗位为何这样冷门?底薪低是主要原因。记者现场看到,销售人员的工资收入是底薪加提成,底薪一般只有1000元左右,很多应聘者都嫌太低。成都印象电子有限公司的招聘人何晓娟认为,很多年轻人不愿吃苦,放不下面子,或对自己的能力没信心。“其实只要努力,销售比文职更赚钱,因为销售有提成,收入没上限。”
王启胜分析认为,这跟现在的劳动力年龄有关。“很多新入职的90后,都是被家长宠大的独生子女,吃不了销售这个职业的苦,而普工工作太辛苦了,有的每天要工作12小时,生活也很枯燥。”
现象二
企业薪酬走高,依然难招人马
向先生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他感觉现在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公司这次招聘网络美工,前年他开出薪酬是1500元/月,很容易就招到人,“去年涨到2000元/月也很难招了,今年涨到2500元/月,连应聘的人都没有。”他摇头叹息说,虽然现在物价涨得飞快,但是企业的利润并没有太大上升,没办法大幅度上调员工工资。
虽然企业开出的薪酬纷纷走高,但让求职者反复掂量的不止是工资问题。27岁的尹小姐之前在一家餐饮企业做人力资源工作,月收入3000多元,但工作作息时间不规律,法定假日不能休息,让她难以忍受,萌生了去意。“前不久结了婚,就把工作辞了。”尹小姐表示,下一份工作的工资跟之前差不多就行了,只希望有更多时间跟家人在一起,最好上班的地方能离家近一点。
【析因】
高工资难敌“性价比”
“我感觉,现在很多求职者一方面看重工资,另一方面对工作环境、劳动强度、未来发展等综合因素的考虑更多了,更注重一份工作的‘性价比’。”宇辉人力资源连锁机构总经理助理刘力晖说,要求多了,选择面自然小了。许蕾也说,很多求职者对上班时间有要求,一听说在公司上班周末不能休息,扭头就走,这也造成企业招人难。
现象三
骑驴找马,不慌不忙慢慢挑
2月4日上午,记者遇见求职者李小姐,春节后一家公司已经通知她去上班了,但她想看看是否有更好的工作,于是又出现在了人才市场。
23岁的小伙吴江,中专毕业,目前在一家药厂做销售。因工资太低,吴江想换一份工作。但当记者问他想要换什么样的工作,他却说:“先到处看看再说。”
广元鑫凤白果鸡餐饮有限公司的招聘官说,求职者的这种观望状态,大约一直要持续到3月以后。“特别是本身有工作的求职者,骑驴找马,更是不慌不忙慢慢挑。”
【析因】
求职者缺乏清晰职业规划
记者采访发现,求职者持观望心态也是企业招不到人的重要原因。刚开年,招聘单位太多,求职者面临的选择太多,总觉得该再等等,后面会有更好的工作。
“有好些人海投简历,但是只到一两家单位面试,这个问题一年比一年严重。”王启胜说,甚至已经敲定工作的人也会转眼跳槽。在他看来,求职者应有清晰的个人定位和明确的职业规划,长时间地挑三拣四甚至随意“放鸽子”,不仅自己容易错过职场时机,也给企业用工带来困难。

报道图片地址:http://hi.baidu.com/dcdrcw/blog/item/bfcaa3c6d265efc3d10060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