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看十八大报告从里到外透射的“创新”


欣看十八大报告从里到外透射的“创新”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2年11月8日
胡锦涛11月8日在十八大开幕式上所作的报告,从内容上和形式上讲,是一个创新的报告。
 
 
首先,从形式上讲,胡锦涛没有照本宣科、从头到尾把全文念完,而是选取要点内容,进行宣读。
其次,从内容上讲,“创新”一词,多次出现在报告中;报告中多次提到的“改革”、“转变”等词,实际上也都包含着“创新”的内涵。
最后,非常核心的一点是,胡锦涛在十八大上作的报告中,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高度的概括。结合我对“创新”的认识,以及在多处党校讲授“创新”的经历,我认为,“科学发展观”,实际上也是创新的产物。
看到十八大报告透射出浓厚的“创新”的气息,我想起了2009年之夏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国务院参事室官方网站曾发表过的本人的文章《通过培训提高广大党员的创新能力》;在《通过培训提高广大党员的创新能力》一文里,我提出:
一、通过培训,要使广大党员在创新方面得到“四个增强”,即:增强党员的创新意识;增强党员的创新精神;增强党员的创新能力;增强党员对创新环境形成的贡献性。
二、通过培训,要明显提高广大党员的创新能力,即指导党员,掌握常用的五种创新方法,掌握有效创新应遵循的五大原则。
详见: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通过培训提高广大党员的创新能力
2、国务院参事室官方网站:通过培训提高广大党员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我认为,十八大报告从里到外透射着“创新”的气息,为我国各项事业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创新”,再次吹响了“集结号”;祝愿在新一届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以星火燎原送瘟神之势,持续创新、有效创新,再创新的辉煌。
 
 
 
 
 
 
 
附、刘先明简介: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武汉工程大学客座教授,襄樊学院客座教授,苏州胥城大厦、书香连锁酒店等单位的企业文化顾问;中国建筑业联合会调研员;湖北省企业文化促进会学术顾问。享有“红色咨询师”和“公益质疑第一人”的雅称。
2001年创立了“精细管理工程”、首创性提出了“岗位主人翁”的新概念; 2005年首创性提出了煤矿领导“捆绑式下井”的新观点。上海铁路局、九寨沟风景区等40多家单位借鉴了精细管理工程。2002年在天津、东莞两民营企业首创实践了“签约总裁”和“签约总经理”的咨询新方式。
曾为大庆油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海尔、海信、美的、红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三院、武汉国资委、苏州党校、北京科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通用装备保障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20工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451工厂、北京空军十总队、北京电控集团、江淮汽车乘用车公司、中船重工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储粮、胥城大厦、书香连锁酒店、川庆钻探、长庆油田采气一厂、辽河油田、中原油田、大庆燃气、镇海炼化、上海石化、吉林石化、天津石化、首都机场、上海铁路局、红金龙集团新业薄片、山西潞安集团、北京京煤集团、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广东省广晟冶金集团、山东农行、湖南农行、江西农发行、吉林邮政、天津邮政储蓄银行、四川电力、深圳卫视、潍坊报业集团、潍坊地税局、新华联集团、中建三局、中铁四局、中十冶、安徽交通投资集团、湖北路桥、四川移动、内蒙古移动、杭州公交集团、北京贝尔、北京朗姿服装、上海医药、海南永青、安徽和威、锦州航星集团、杭华油墨、中国北方化工集团、华鼎锦纶、真爱集团、黄山永佳集团、陕西北元化工集团、山东鲁西化工、北京怀柔医院、北京平谷医院、首都机场医院、徐州中医院等百余家单位提供了企业文化、精细管理工程、管理创新、文化营销、品牌推广、人力资源管理、客户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咨询、培训服务。
几十篇文章在三十多家报刊、杂志发表;2011年8月16日央视《焦点访谈》播放了对刘先明的采访。
曾被中国企业评价协会(隶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聘为第二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活动的评审工作专家;200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培训师。
联系电话:13910823978;QQ:275399245;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