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临近高考之前,正当我怀着报考中文系的美好愿望,抓紧时间复习备考的时候,情况突然有变。
一天,教导处的李益民主任找我谈话,他说:“根据上级要求,要从你们高三班的同学中选几名留苏预备生 , 其中有你一个。 "" 什么 ? 到苏联留学 !" 我简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这对我来说 ,连做梦都没敢想过!李主任接着说 :“ 不过 ,这么一来你就得改变原来的志愿了 , 总不能到苏联去读中文系吧 ?" 是呀,他说得有理。尽管我舍不得放弃中文系 ,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服从了组织的决定。
后来由于客观原因 ,留苏的愿望成为泡影 ( 从这一年开始,停止在中学选拔留苏预备生) ,但再改考中文系已经来不及了。于是便按照我新的选择 , 考进了南京大学地质系。该系属于理科 ,主要培养科研人员和高等学校的教师 , 教学设备、师资力量均属一流 ,在全国高校中颇有名气。因此 ,我刚到南大时还能够安心学习 ,并被学校任命为班长。
时过不久, “ 读中文系 ”的愿望重新抬头 , 并愈来愈强烈地冲击着我 ,困扰着我 ,使我再也不能安心地就读 。
其中有两件事对我冲击最大:一是我有个校友叫李秉林(济宁一中55届高中毕业),当时正在南大中文系读二年级,他喜欢写诗,笔名肖冲,经常给我谈诗论文,介绍中文系的情况。一天他送给我一张听文学讲座的门票,主讲人是南京师范学院的教授杨白桦,内容是赏析肖洛霍夫的名著《静静的顿河》。他深入浅出,绘声绘影,分析入微,说理透彻,从始至终都能紧紧扣住人们的心弦,令我听得如醉如痴。另一件事发生在1956年下半年。一天晚上,我在图书馆复习数学,背公式,演算题,头昏脑胀。休息时顺手拿起一本《上海文学》,上面登了一篇邓友梅的小说《在悬崖上》。我翻开一看,很快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小说以流畅的文笔,描述了一个青年在爱情生活道路上险坠悬崖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波澜迭起,引人入胜。直到下自习的铃响,图书管理员眼看就要关门的时候,我还舍不得将杂志放下。
这两件事促使我下定转系的决心,于是便提笔给济宁一中的李益民主任写了封长信 , 说明我当时的苦恼和转系的迫切愿望。感谢他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 在百忙中他给南大写信 ,详细介绍了当初动员我改变志愿的经过 ,希望校、系领导能予以照顾。就这样 ,我便由地质系转到了中文系。同我一起转到中文系的,还有气象系的两位校友刘文忠和王曙光。但转系不能中途插班,必须等到明年随新生一起上课就读。于是我便休学回家,到临村二郎庙完小任代课教师。
李成年将军简介:山东金乡县人,1935年出生于山东省金乡县。1962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参军。曾任空军宣传部长、空军指挥学院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93年授少将军衔。
喜欢写作和书法。曾出版曾出版杂文随笔集《三湖漫笔》、《湖畔思絮》。主编过《世界空战》、《空军角斗士》等。
自幼跟随外祖父读私塾,曾临摹过多种书帖,培养了对书法的爱好与兴趣。退休后潜心练字,书作曾多次参加军内外大型书法展并获奖,有的见诸报端、有的刻碑勒石、有的被档案馆、博物馆收藏,有被收入《20世纪国际文化大系》、《中国老将军书画珍藏集》、《爱在中国大型书画展作品集》、《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集》、《和谐华章》等80多种大型书画典籍。在《解放军报》、《空军投》、《中国书法教育》、《书法报》、《书法导报》,以及人民网、中青网网、中国书画网等媒体发表书画评论、书法拾趣和学书漫谈数十篇。
现为中国将军书画院理事、北京杂文学会常务理事、东坡书画院名誉院长。
往事回眸:报考中文系的愿望落空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