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四节 安全与健康类价值的进化


第四节 安全与健康类价值的进化
从适应环境的角度来看,动物的进化方向主要有两点:一是,从适应单一环境因素向适应多众环境因素的方向发展;二是,从适应静态环境向适应动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安全与健康类价值的客观目的在于推动人类适应环境能力的进化速度。
一、对于多变环境要素的反映方式
随着生物的进一步进化,人的机体器官越来越复杂,适当外部环境的能力技巧也不断增强。很低等的生物往往不需要积累劳动能力,就能够立即获取生活资料,即使有这方面的积累,也是非常短暂、非常微弱。然而,较高等的动物则需要漫长的劳动能力生长和积累过程,而且动物越高等,劳动能力的积累过程就越漫长、越强烈。一方面是因为较高等动物的机体结构较为复杂,其生长发育过程就会较为缓慢;二方面是因为较高等动物的劳动技巧性与生活技巧性越来越高,其熟悉过程与知识传授过程较为缓慢;三方面是因为较高等动物的生存环境更为复杂、更为动态多变,其适应过程就会较为缓慢。
动物的多个无条件反射运动有机地组合进来,就可以形成条件反射运动。较低等动物能够通过条件反射来感知和学习事物的变化情况,从而具有更强的对于多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条件反射”运动是动物对于多变环境要素的基本反映方式。
二、劳动潜能的形成
较高等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劳动技巧性与生活技巧性的熟悉过程与知识传授过程、生存环境的适应过程,实际上就是劳动能力的积累与贮存过程。在这一阶段,这种劳动能力是潜在的,没有实现的劳动能力,因而就是劳动潜能。也就是说,对于较高等的动物,其消费过程与劳动过程是相对独立的,在表现形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分,在发生时间上有着明显的界限,在作用对象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动物的进化越完善,其消费过程与劳动过程的相对独立性就越强,其休息时间(即消费过程)所占全部时间的比例就越多,其劳动时间(即劳动过程)所占全部时间的比例就越少。由此给劳动潜能的定义。
劳动潜能:较高等动物在通过消费一定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以后,在其体内形成了一种过渡的价值形态,这种价值形态使人潜在地具备了在今后的劳动过程中获取生产资料使用价值与生活资料使用价值的能力。
三、劳动潜能的失效率
由于较高等动物在劳动能力或劳动潜能上出现了大量的“积累与贮存”,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劳动潜能的失效概率。也就是说,劳动潜能在进行一定的积累与贮存以后,能够在今后的劳动过程中有多大概率转化为实在的劳动能力。由于较高等动物存在内部的健康因素和外部的安全因素,动物的生命和劳动能力随时会遇到各种危险因素,从而存在一定的疾病概率或死亡概率,这样一来,许多已经积累和贮存下来的劳动潜能,会因为动物的疾病与死亡而白白地浪费掉。由此,较高等动物就形成了一种较高级的需要,以追求较高的健康水平和安全性能,使自己的劳动潜能尽可能多地转化为实在的劳动能力。
四、安全与健康类价值的定义
由此,给出安全与健康类价值的定义。
安全与健康类价值:就是那些用以提高劳动潜能的转化效率或降低劳动潜能的失效率的生活资料使用价值。
安全与健康类价值的主要类型:
一是,健康类价值。用以降低内部因素所产生的自然生命失效率(即疾病率与死亡率),如营养物质、生命要素等。
二是,安全类价值。用以降低外部因素所产生的自然生命失效率(即伤残率与死亡率),如洞穴、防护性设施与工具等。具体的作用有:利用洞穴以防止天敌的危害;利用动物的皮毛既可以减少体热的散失,也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增加营养的吸收,以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利用防御性武器,可以防止天敌或同类的侵害。
安全与健康类价值的具体形式有:营养物质、药品及医疗器械、防御性武器、住房等。
五、“安全与健康类价值”与“温饱类价值”的关系:
安全与健康类价值”与“温饱类价值”的关系:较高等的动物通过一些手段来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和安全性能,使自己的生命失效概率下降,即提高劳动潜能转化为实在劳动能力的概率,从而使动物在下一生命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新的温饱类价值,使相同数量的劳动潜能转化为更多新的温饱类价值,这就相当于增加了额外的劳动潜能,也相当于增加了额外的温饱类价值。总之,安全与健康类价值等价于温饱类价值,是一种特殊的温饱类价值,它是温饱类价值的高级发展形式。
安全与健康类价值”与“温饱类价值”统称为个体化价值。
六、较高等动物的生命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较高等动物的消费过程与劳动过程开始有了明显区别与分离,出现了价值的自然过渡形式——劳动潜能,因此较高等动物的生命过程可以描述为:
  温饱类价值          安全与健康类价值
↓←—————←—————←—————←——←
↓     消费过程      ↓   劳动过程            ↑ 
个体化价值———→劳动潜能———→新个体化价值↑
            较高等动物的生命过程
较高等动物的生命过程可分为三种状态:
1、发展状态。此时,动物所获取的新个体化价值(即温饱类价值、安全与健康类价值)要大于所消费的个体化价值,这些多余的个体化价值将主要用于繁衍后代,或者向体内积累食物能量(脂肪等),或者提高机体的安全环境与健康水平。
2、平衡状态。此时,动物所获取的新的个体化价值正好等于所消费的个体化价值。
3、萎缩状态。此时,动物所获取的新的个体化价值要小于所消费的个体化价值,动物将消耗体内以前所积累的温饱类价值,或者降低安全环境与健康水平,从而导致机体自然生命的不断萎缩。
七、安全与健康类价值的变迁
对于一般的动物来说,安全与健康类价值的主要形式:营养化、多样化的食物,防护之用的洞穴等。
但是对于人类来说,由于其身体机能越来越高级,机体结构及其功能的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所需要的机体外环境与机体内环境越来越苛刻,那么,能够影响人类机体生理机能的环境因素越来越多,其安全与健康类价值的物质范围将会所有扩大。在现在的人类社会,水果、药物、营养品、住房、私家车、健身器材等,都可以归类为安全与健康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