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日前,美国派克研究所研究报告显示,亚洲电池供应商正准备称霸全球锂离子汽车电池市场,该研究所通过七项指标得出全球排名前七位的电池供应商,其中包括四家亚洲公司,两家美国公司和一家德韩合资公司。大部分锂离子电池生产商被指控操作价格,三星、索尼、LG、松下等电子巨头被指控参与价格操纵。
美国媒体怀疑,锂离子电池生产商人为追逐最大利润抬高电池价格。可怀疑对象似乎包含了大部分日韩锂离子生产商,美国人认为正是因为它们而使电动车的发展蒙受了损失。
日韩电池供应商欲称霸全球
派克研究所的报告主要是从市场份额、产品质量、财务资源、地理覆盖范围、非汽车应用和产品战略等因素列出的顶级电池供应商。
四家亚洲企业分别是韩国的LG Chem,日本的 GS Yuasa Corp、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rp(AESC)和 PanasonicGroup。
韩国LG Chem,是LG集团的母体公司,LG Chem成立于1947年,以石油化学、信息电子材料、锂离子电池三个事业为中心,其业务范围在全球100多个国家都有覆盖。
2009年LG Chem在本土建立韩国第一家生产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企业,并计划于2013年为止投资1万亿韩元,将电动汽车电池行业打造成为其支柱产业,且在2015年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实现2万亿韩元的销售额,并占领世界市场的20%以上,而最近日本方面公布的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份额的数据显示,韩国企业已经占据了总份额的39%。
另一方面,日本在锂离子电池市场历来都享有垄断地位,追溯历史,锂离子电池从1992年索尼公司商业化开始,世界的锂离子电池产业基本由日本人独霸天下,在2000年以前,日本的电池产量占到世界的95%以上。近年来,随着中韩两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兴起,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但从目前来看几大日企仍占有35%。
日本电池企业财大气粗,GS投资450亿日元在锂离子电池的开发应用上,AESC最近也将投资1000亿日元用来开发锂离子电池项目,而Panasonic在用4038亿日元收购三洋大半股份之后一跃成为日本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商,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也上升到20%。
韩日两国电池企业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了74%,处于绝对的领跑地位。
竞争力指数下降
尽管仍然在锂离子电池制造市场占据头把交椅,但是日本的企业已经明显对来自中国(液态锂电以比亚迪为代表,聚合物锂电以TCL金能为代表)和韩国竞争对手的冲击感觉到压力和头疼。
单就市场份额来看,中国的比亚迪等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在欧美之上,仅次于韩国和日本,占全球市场的两成。产品质量上,目前中国对锂离子电池的研发几乎与世界水平同步,比亚迪所研发的电池组在技术上和质量上丝毫不逊色于外国品牌。同时,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消费市场,几乎所有的电池企业都想在中国分一杯羹,况且中国国家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支持程度也是国外无法比拟的。
电动车发展困难 被指电池供应商阻碍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