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问题:大便的营养与孔雀的屁眼


     2006年,中国异类人物方舟子横空出戏,在全国发起取缔中医药的亿万人签名运动。引发中医药世界的强烈抨击。“语不惊人死不休”,方舟子因此名声大噪,家喻户晓,达到了吸引眼球,炒作自己的目的。

    方舟子之流搞的“中医是伪科学”的图谋,是继民国时期的第一股“潮流”之后所掀起的第二次。但不论是第一次,第二次,或是第三次,都将以失败而告终。

    其实,要驳倒方舟子非常简单。中医药有2000年的历史。民国引进有了西医,距离现在不过100年。方舟子本人的家族血缘至少有500年的历史。那些古代的方舟子祖先就没有人生病?生病就没有找中医治疗过么?方舟子家族之所以没有在中国历史上绝种,死于疾病瘟疫。靠的不是中医药么??

    铁一般的历史事实摆在面前,中国人自文明史开端以来的几千年长河中,就是搞中医药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社会是一个大舞台,花样百出的荒诞戏总是要有角色出来唱的。水浒中有杨志卖刀遇到牛二。杨志介绍说自己的宝刀:削铁如泥,吹毛利刃,屠不刃血。牛二要求见识?削铁如泥,用铜钱试过。吹毛利刃,用头发试过,都是果然。屠不刃血,只能杀狗来试。牛二不依,只要杀人求证。泼皮纠缠要杨志杀人试刀。杨志受辱不过,竟取了牛二性命。

    中医学要是遇到牛二这种泼皮,确实无奈。

    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说:“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牛二说,肝脏怎么与眼睛搞到一起?脾胃怎么扯到口腔?肾脏怎么搅和到了耳朵?心脏怎么跑到舌头上了?可见中医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荒唐!

    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还说:“肺与大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这是哪儿跟哪儿啊?真是越读越糊涂了。至于五味与五行,与五脏,与五官的关联?更是牵强附会,莫名其妙,不可思议。中医药便是伪科学。

    人类社会是一个大舞台,花样百出的荒诞戏总是要有角色出来唱的。有些人物就是天生的逆反,潜意识就是要另类的角色。99.9%的人看孔雀开屏都是在迎面看美丽。却有0.1%的人物要看孔雀的屁眼。高论孔雀臭不可闻。99.9%的人都知道大便是排泄的垃圾,却有0.1%的人物要论证大便有营养价值。狗狗吃大便,苍蝇蚊子吃大便,为什么活得很健康。人与狗狗,苍蝇蚊子同样都是生命。为什么不取大便的营养来吃?

    记得读书时老师出题,用“树上”,“上树”。引导学生造句。可以表现和展示中文词汇的趣味性,关联性。居然有学生就出了“人吃猪,猪吃人”的绝句。可见了不同人物思维的异类?

        ------------------------------------------------------------

    据说,方舟子横空出戏,在全国发起取缔中医药的亿万人签名运动还是很有底气的。中国好多著名大师都是支持人:

    

    傅斯年: 我是宁死不请教中医的,因为我觉得若不如此便对不住我所受的教育。中国现在最可耻最可恨最可使人气短的事,不是匪患,不是外患,而应是所谓西医中医之争 ,只有中医西医之争,真把中国人的劣根性暴露得无所不至!

   梁漱溟:中国说有医学,其实还是手艺。十个医生有十种不同的药方,并且可以十分悬殊。因为所治的病同能治好的药,都是没有客观的凭准的。究竟病是什么?“病灶”在哪里?并不定要考证,只凭主观的病情观测罢了!

    陈寅恪说:“我出生于中医世家,浏览过中医古籍,但是我不相信中医,认为中医有见效的药,没有说得通的理”。

    梁启超:1926年,梁启超因患尿血病,到北京一家著名西医院治疗。医生诊断说是肾脏的毛病,需要作肾切除。本来梁启超的一位朋友认为不必割肾,劝他服用中药,但梁启超坚信西医。结果,在右肾被切除之后,他的病情仍无好转。医生于是又诊断说,病因在牙。在拔掉七颗牙齿之后,病情依旧。被割错肾还为西医叫好 。梁启超三年后死此病。

     鲁迅: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

     大师都是圣人,我从来都是崇拜的。可是学科各不相同。中医药理论的独特性确实太有特色了。医学本来属于自然科学门类。具有逻辑学性,统计学性。要求立论逻辑明确,数据统计明朗。可是中医学的病理,药理,基础结构都是辨证逻辑。模糊数学的。陈寅恪说:“我出生于中医世家,浏览过中医古籍,但是我不相信中医,认为中医有见效的药,没有说得通的理”。这个于局限人来说确实如此。

                      岐黄精要,外行家悟其妙乎?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泄。

  泻责于脾,痛责于肝,肝责于实,脾责于虚。

  肝藏血,脾统血,心主血。

  脾为生痰之源,心肺为贮痰之器,痰之成由于液之积,液之积由于气不运。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气愤郁,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涩枯涸,皆属于燥。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实则太阳,虚则少阴。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大实有嬴状,至虚有盛候。

  无痰不作旋,无虚不作旋。

  因于湿,首如裹。

  诸带皆不离乎湿。

  黄家所得,从湿论之。

  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五脏不和,七窍不通。

  疼痛泻实,麻木补虚。

  麻为气虚,木为血少。

  血虚生风,热极生风。

  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

  见咳休止咳,见血休止血。治风先止血,血行风自灭。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肝主筋,肾主骨,腰为肾之府。

  善治,首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病在五脏者,已入膏肓也。

  瘦人阴虚多火,肥人气虚多痰。气壮阳回肿自消,木平火降风自息。

  瘦人之病,虑涸阴伤,肥人之病,虑虚阳衰。

  .........................................

  

      这些经典理论,无法数据化,无法量化。靠的是中医学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哲学悟性。

    大师虽然读书万卷,知识渊博,学贯中西。却不可能是无所不懂,无所不知的万能人物。不懂中医学的奥秘是必然的。钱学森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科学家。他在无知的领域的愚蠢却是不可思议。1955年,毛泽东请教钱学森:粮食亩产可以到万斤么?钱学森居然答道:根据植物光合作用的无穷能量,粮食达到10万斤也是没有问题!毛泽东坚定了大跃进的信心。造成上百万人饿死的惨剧!

  

    我在青年时代就拜读了《鲁迅全集》。非常崇拜他。鲁迅先生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大师。如果说孔夫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先生就是现代中国社会的圣人。他深恶痛绝中国腐朽的传统文化垃圾,尤其是孔孟之道的保守性,腐败性,反动性。“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中医药也是中国的国粹,中国有诸多发明创造: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红楼梦,中医药,麻将牌。这一些东西应当是文化遗产,与孔孟之道的文化垃圾不可以相提并论。中医药的庸医就像任何职业的渎职者一样,可以害死人。也是有的。

  

    鲁迅的父亲重病几年,都是绍兴的名医把脉。我认真读了资料,鲁迅的父亲周伯宜于1893年冬—病不起至1895年秋冬病势日加严重,直至1896年10月12日(农历9月6日)去世,终年三十七岁,中道夭亡,他到底死于什么病?根据分析主要死于肝硬化腹水。俗称膨胀病,中医称单腹胀。

  病因 :

  一,郁怒成积,1893年秋鲁迅祖父周介手科场贿赂案,其父周伯宜在杭州乡试,与案情有涉,故被拘捕审讯,又革去秀才,在精神上蒙受沉重打击,忧郁恼怒,肝失疏泄.失其条达,日久郁怒成积。

  二,酒精中毒:忧虑无发泄,借酒浇愁,酒后常甩筷扔碗,大怒伤肝,酒精对肝脏损害更大,日久肝郁血淤。 而其父在生病期间照样喝酒,不能禁止,造成病况每下。

    这个本是不治之症。就是现在21世纪的医术也是束手无策。可是这个绍兴名医何廉臣依然说可以起死回生,显然是为了捞钱而已。故弄玄虚,伪装神医:  

        

    《父亲的病》节录:

    用药就与众不同。就是“药引”的难得,先买药,再寻药引。“生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

  据说,神妙就在这地方。先前有一个病人,百药无效;待到遇见了什么叶天士先生,只在旧方上加了一味药引:梧桐叶。只一服,便霍然而愈了。“医者,意也。”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其先百药不投,今以秋气动之,以气感气,所以……。我虽然并不了然,但也十分佩服,求仙的人,甚至于还要拼了性命,跑进深山里去采呢。

  

  这样有两年,父亲的水肿是逐日利害,将要不能起床;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正在这时候,他有一天来诊,问过病状,便极其诚恳地说: “我所有的学问,都用尽了。这里还有一位陈莲河先生,本领比我高。我荐他来看一看,我可以写一封信。可是,病是不要紧的,不过经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

    他因为看了两年,毫无效验,未免有些难以为情,所以等到危急时候,便荐一个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但另外有什么法子呢?本城的名医,除他之外,实在也只有一个陈莲河了。明天就请陈莲河。

  

    陈莲河的医法,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不然,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的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扁额。“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

    上面这段文字十分生动地体现了当时社会庸医的无能。他们明明知道病已经没法治了,还故意蒙骗,看似开的是神丹妙药,其实就是故弄玄虚,使用障眼法,对病是没有一点疗效,搞得家人东奔西走,到头来还是白忙活一场,并且对治病只是忙于应付而草草了事,给人看病都只为的是金钱。后面的部分是很令人惊诧的:“名医”居然对临死的人说“不要紧的”,果然治死了人!招收大洋不误。

  

    世界上要是有起死回生的神医?张仲景,张景岳,朱丹溪,孙思邈,李时珍,王肯堂,叶天士,陈修园,这些国手医圣应当还在世上治病救人?施今墨,丁甘仁,岳美中,关月波,关幼波,秦伯未,蒲辅周.....现在一定还在中医药大学授课呢?

  

    就像世界上没有永动机,没有万能工具一样,中医药显然不是万能的。哲学经典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真理,只有相对真理。并且,站在现代西医解剖学的角度,站在数学逻辑的角度,翻看一本中医理论专著的内容,真是不可思议,难以理解的。一个中医学人,必须对博大精深的中医学理论的深刻研读,对中医学的哲学内涵有深刻领悟。才可以成为中医学知识的徒子徒孙。

  

    我的专业所学是中医药。因为工作需要,在国家金融系统服务。我不是中医药的职业人。可是,我对中医药学术问题的研读与实践,从来没有放松过。我深刻的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祖先是多么聪明杰出。中医药在现代人类突然大悟到要返璞归真,走进原生态的时刻,中医药必然要成为高级保健医药的珍品。在超级细菌层出不穷,疑难杂症花样百出,癌症肿瘤越来越多的大污染生活环境中,化学药物的西医就像是火上浇油的添加剂。

  

    中国近几十年来,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世风日下,腐败堕落,人心浮躁。唯利是图的金钱铜臭污染了所有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精华的部分没有得到发扬光大,腐朽的传统文化垃圾反而泛滥成灾。做贪官刮地皮,做奸商搞假冒伪劣。男盗女娼,荒淫无耻。纸醉金迷,道貌岸然。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孔孟之道的虚伪和反动主流了中国社会的政治模式。

  

    中医学的问题在于后继无人。要刻苦研读经典的理论,需要忍受寂寞和淡泊。需要大量的笔记和医案研究。畏惧科学道路上的艰难求证和实验,放弃是很多人在这个浮华虚幻的现代生活诱惑中的必然选择。

  

    与其读经典求真知,做功课求上进。不如在《人民日报》上寻找党八股,官八股的行文格式,词汇套话。写好帮闲文章,得到也许挤入仕途的一丝许诺和安慰,满足自己渴望的期求和梦想。不是现实社会很多人的写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