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帝王将相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今之商业大潮有曰:得人才者得天下。
人才是基石,人才是栋梁,人才是企业成功的保障。一个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然需要一批优秀的人才。
随着科学的蓬勃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国家第一战略资源。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国家之间是这样,地区之间是这样,企业之间也是这样,而人才群体的质量优劣、数量多少却是竞争的关键。
人才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具有第一性的重要地位。
据了解,在太阳能光热领域里,优秀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一方面由于小企业管理混乱,难以提供员工个人发展平台,对人力资源难以形成有效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大企业距离现代化管理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也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境,影响企业的深化发展。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太阳能行业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当下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在人才争夺日益白热化的今天,对于太阳能企业来讲正所谓: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
多数太阳能企业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公司营销和管理方面的人才普遍短缺,特别是热水工程人才。太阳能热水工程市场发展迅猛,来得这么快,这么急,这让多数太阳能企业没有准备好,造成了热水工程方面人才奇缺的局面。
对于广大中小太阳能企业来说,只有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并不断地努力创造适合人才生存、发展的空间,企业才能最终赢得市场,赢得未来。
江苏力源太阳能公司总经理李平认为,人才短缺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在这么多年中,力源太阳能投入大量的金钱,期望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但目前还是人才不够,尤其急需太阳能热水工程方面的人才。
经营人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据调查发现,除了个别人是原本计划自主创业之外,绝大部分经理人都是因为找不到满意的东家而被动创业谋生。虽然说经理人被动创业并不完全是企业的错,但从另一侧面说明,目前太阳能企业在用人留人方面还有不少亟待完善的地方。
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表示,太阳能热水器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特别是像学校、 医院、宾馆这样大规模的太阳能工程系统,没有专业技术背景的一般的销售人员根本销售不动,因为要求现场勘测,懂设计、电子、暖通、监理、现场指挥等技能,甚至要求能懂建筑学,因为大规模热水系统,不能破坏宾馆、学校等原有的建筑。所谓的营销专业,这么窄的一个知识范围要完成这些任务是根本不行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搞技术的、搞工民建的,搞暖通的人自己学营销专业、营销知识,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如鱼得水。我们有一些人的失败不是因为营销水平差,管理理念缺乏,而是因为他对这个产业了解不够,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就我本人来说,现在也说不上是什么专业的,我搞过科研,自己生产过、销售过,还亲手安装过几百台太阳能热水器。在人才的培养上,我们的方向是复合型,这也是企业对人才需要的必然选择。
俗话说: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更难。优厚的薪酬福利待遇固然可以吸纳众多的人才前来加盟,但仅仅依靠真金白银还是难以留住人才的,因为竞争对手同样可以照葫芦画瓢——用真金白银把人才挖走。
当下,太阳能产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才。就大中型太阳能企业而言,需要一大批懂技术研发、国际贸易、企业管理、品牌运营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还需要一大批具有科技创新、技术转化、产品研发能力的科技研发人才;就小型太阳能企业而言,更多的需要高端营销人才来支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人才战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盘点太阳能企业,有很多依靠人才战略创造发展奇迹的案例,我们在对其人才战略促发展的经验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有很多更加核心的东西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挖掘。
皇明太阳能:尊重人、培养人、成就人 。
五星太阳能:以人为本,重视员工成长,让公司成为员工成长的平台,并与客户、员工、企业共赢 。
太阳雨太阳能:人人是人才,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
江苏华扬太阳能:不拘一格用人才,大力推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
.......
这些代表性太阳能企业的人才战略都并不新奇,也不豪华,在新理论、新经验满天飞的当下,略显平淡无奇。
良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要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太阳能企业老板首先就得学会做一个知人善用的明君。除了基本的薪酬及福利待遇,企业还要实实在在地做到“以人为本”,用感情留人,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增进员工对企业的归宿感和认同感;要建立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为员工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事业平台;给员工提供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充分发挥其潜能,提高工作业绩,让员工觉得自己有发展前途,从而乐意长久地为企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