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产业周期规律的影响下,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洗牌浪潮已经开始持续发威。
在这个洗牌浪潮中,更多的中小太阳能企业开始意识到,每家企业几乎都面临着成本关、汇率关、资金关、技术关、品牌关等等重重关卡的阻碍,而这些关卡也正是目前诸多中小太阳能企业所存在的软肋。
行业洗牌,优胜劣汰,对整个太阳能市场来说应该是好事。
但是,众多中小太阳能企业被震荡出局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售后无门,对消费者承诺的保修服务无人承担,这会极大地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一位中小太阳能企业主感叹道,现在中小太阳能企业要想发展真的很不容易,还得需要过五关,斩六将。
第一关:成本关。
今年上半年以来,由于原材料、劳动力、租金、资金等多项成本的大幅上涨,一大批中小太阳能企业在原材料涨价与终端销售不畅的挤压下选择关停,在产业链中缺乏议价能力,无法通过定价转移成本,利润空间遭到压缩,处于亏损边缘。
以浙江嘉兴为例,2010年底在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太阳能企业约622家,但到2011年上半年骤减150多家,半年时间减少了四分之一。
以浙江嘉兴为例,2010年底在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太阳能企业约622家,但到2011年上半年骤减150多家,半年时间减少了四分之一。
此外,作为太阳能企业较为集中的江苏扬州和常州,虽然企业数量变动不大,但由于缺乏规模支撑,在原材料涨价和终端销售不畅的压力下,大部分企业的经营较为艰难,开始进行战略收缩。
第二关:汇率关。
第二关:汇率关。
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外贸型中小太阳能企业仍然受到“汇率关”的冲击。
据了解,江浙地区有许多外贸出口型中小太阳能企业,其产品附加值低,利润较低,仅占销售收入的3%~5%。如果以美元计价的销售收入兑换成人民币,人民币出现较大比例升值,企业将很难盈利甚至亏损。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原材料涨价对企业冲击比较大,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压力,我们想提高出口价格。但是,欧洲的客户也因为市场不景气想跟我们削减定额。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是不可能提起来的,只好自己消化。
第三关:资金关。
当前,许多太阳能企业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资金是企业的生命线,它的短缺将导致推广费用不足;招商难,经销商团队培育落不到实处;自身营销团队的建设不完善。
与此同时,今年银行信贷增长有所放缓,社会流动性偏紧,太阳能企业面临“融资关”,融资成本上升。同时,企业受成本上升、资金周转速度减缓等因素影响,融资需求明显增多,小企业资金供需矛盾加剧。
有关业内人士指出,如果现在政府不救治,年底将有近四成中小太阳能企业面临停产。
第四关:技术关。
第四关:技术关。
在市场经济中,个别劳动生产率大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时,其利润空间就会增加,在当前太阳能热水器成本普遍增加的情况下,实现技术的提升来寻求利润空间将是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在用户体验上仍然存在较多短板,比如太阳能热水器受天气影响较大,天晴的时候水温可到90多度,而阴雨天气则供应不上热水,需要电力加温。随着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的增加,生产一台整机太阳能热水器的成本也相应增加。
据中国科技大学工程科学院副院长季杰介绍,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城市高层住宅不断增加,真空管集热已难以满足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和美观、安全的要求。在高层建筑中,平板太阳能热水器可采用嵌入式、壁挂式、遮阳板式、落地式等多种方式与建筑结合,不仅不会破坏建筑外立面效果,而且平板集热器具有安全、可靠、高效、承压、易与建筑一体化的优势,且使用寿命长。
第五关:品牌关。
第五关:品牌关。
在太阳能热水器行业遭遇寒冬之际,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品牌的力量。在家电下乡过程中,让行业看到价格可以打动消费者而获得一次成交机会,但是品牌却能够抓住消费者的信任,获得长远的商机。目前,市场资源、资本正在向有品牌影响力、有竞争力的企业靠拢,而品牌化正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著名的水桶效应,对于太阳能热利用企业也适用。推广费用的不足,导致经销商对产品没信心,增加招商难度,企业招不到商,就难以回笼资金用于下一步的建设,由此恶性循环,甚至面临被淘汰的险境。
一位太阳能企业负责人说,现在做实业真的很痛苦。金融危机时我们是多接订单,少赚利润。而现在却是有单不敢接,有钱不敢赚。尤其是人民币升值和人力成本影响最大。今年人力成本比去年上升20%,人民币汇率也不断攀升,公司95%的产品靠出口,这些都直接削薄了利润。
一位温州的太阳能老板表示,今年是中小太阳能企业最艰苦的一年。
某品牌太阳能经销商说,我们在城市积极走工程渠道,改变了以往专卖店的销售形势。其实这种改变也是无奈的,因为零售量实在太小,如果再租地方开专卖店实在不划算。但现在的销售情况依然是举步维艰,开发商不积极、不愿意将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结合,制约着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
有这么一句话儿说得非常好,谁笑到最后,谁就是胜者。
其实,太阳能行业的竞争也是在打一场“持久战”,市场的容量还是那么大,不会因为哪一家太阳能企业倒闭而有所改变。也不可能在一两年之内决出胜负,而是一个逐步调整、逐步淘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