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三家,指的就是三桓,鲁桓公之后也。也就是季孙、孟孙、仲孙三家。春秋时代还是实行经典的“封建制度”的,天子将天下分封给诸侯,诸侯称为“国”,诸侯再将自己的土地分封给世卿大夫,这些大夫们的领地就叫做“家”,实际上这个“家”已经和“国”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了。在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鲁国,实际上不论是赋税、军队还是土地,大体上分为四份。季氏独有其二,余者各占其一。在鲁国实际上说得算的并不是鲁君,而是季氏。所谓三家,可以看成是三个相对半独立的政治实体。他们与鲁君的关系,与鲁君和周王的关系类似,鲁君实际上管不了三家的事情,甚至管不了自己的脑袋,这个国君当得也真的是没什么趣味,实际上当时也不仅仅鲁国是这样,当时的许多“国”也都是差不多的,真正说的算的都不是那些国家的元首,而是那些世袭的领主们。但是这些领主们自己的日子也未必好过,季氏本身就差一点被自己的家臣那个叫阳虎的人给搞定了。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所以孔子会说“礼崩乐坏”,“陪臣执国命”。孔子的许多的话也是针对当时的这个情况来说的。当然那段历史很复杂,绝非我的只言词组可以说清楚的,这里也就是简单的介绍一下和《论语》有关的一些背景罢了,真的要想了解当时的情况,还是要看看《左传》《史记》一类的东西,当然网上也有许多写故事的,参考一下也无妨。呵呵。
三家以雍彻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