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学者们在衰老研究方面有了重大的发现:他们将年老体弱的老鼠变得健康又有活力,这是首个成功反转衰老症状的动物实验。科学家们渴望将这一惊人变化应用于人体,就算不能实现真正的返老还童,至少可以使衰老的过程变慢。
一直以来,人们只了解到衰老会被各种因素影响,例如人体内形成的活性自由基会对细胞造成损害,紫外线、吸烟等环境因素会导致衰老,但对衰老的真正进程知之甚少。哈佛大学的研究小组将研究重点集中在端粒缩短的进程上。人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DNA,每条染色体末端具有一个保护性的“帽子”,这就是端粒。每当细胞分裂时,端粒就会变短一点,直到最终细胞死亡或进入衰老状态。该进程与老化带来的磨损有关。因此,激活端粒酶,使端粒延长,可能会延缓细胞衰老。
该研究小组用基因工程手段培养一种早衰的老鼠,该老鼠具有较短且功能异常的端粒,其表现为嗅觉失灵,大脑萎缩,不育及脾内脏等受损。研究学者们对这些老鼠加入注射剂以重新激活端粒酶,大约持续一个月的治疗后,老鼠体内受损的组织及衰老的症状有明显的修复及改善,甚至大脑中也长出了新的神经细胞。
研究小组的领导者,波士顿德纳-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科学家罗纳德·德平荷(Ronald DePinho)介绍说,这些老鼠的衰老程度相当于80岁的人类,处于即将离世的状态,实验后它们的生理状况相当于年轻人,且无一出现肿瘤的征兆。
尽管实验结果令人注目,想要在人体内重复这一实验仍有相当的难度,因为端粒酶在成人体内是关闭的,将其激活可能会造成细胞增殖失控,转变为癌症肿瘤。德平荷表示,将实验的目标对象改为稍微年轻一些且没有癌症细胞的人群,定期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实验的安全性。
返老还童,不再是梦想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