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就是希望


公司就是希望,因为我们只有通过工作才能经营我们的生活,工作虽然有时会让我们头疼,但是没有工作我们就无法生活,或者说生活的很辛苦,很累,而公司就是提供这样的工作环境的地方,如果,我们把公司看着是一个既给钱你,又能让你学习知识,学习技能、技术,交往朋友的地方,我想大家的心情肯定会不一样。
对于身处职场绝大多数人来讲,没有比公司更重要的地方了,我们人生的黄金期,每天的黄金时间,都在公司度过;甚至对我们这一生影响最大,最重要的人,很多时候就是在公司遇到的,我们在公司赚钱维持生计,我们在公司可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施展自己的抱负,可以说,公司是除了家以外,最重要的地方了。还有些同志,在工作之前,就首先想到公司要给我什么,就抱怨工作太辛苦了,工作内容太枯燥了,工作环境太差了。或者嫌公司给的报酬太低了,休息休假的时间太少了。以至于在工作时,缺少工作的动力、找不到工作带来的快乐,丧失对工作的盼头,工作起来拖、拉、懒、散。甚至是阳奉阴违,或者是看领导脸色做事,亦或是只听某某的话,要知道,即使是外表光鲜华丽的工作,如果对于自己没有任何意义,就一文不值,相反的,即使是别人看不起的工作,如果你认为他对自己有意义,那他就是伟大的事业,你也会在最短时间内,取得别人难以置信的成绩,成为领导心中的“人才”。而且,可以这样说,能在目前岗位上取得成功,取得领导欣赏、同事信任的人,不管他做任何事情也同样能取得成功,这是万古不变的真理。成功意味着一定要成为公司或者团队中所需要或者有价值的人。只有有价值的人,才会是公司的资产,才会获得公司的重用。否则,就会成为公司的“负债”!当然,我们在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也要能不断提升集团公司在行业内的价值和地位的,这样你就成为了集团公司的“人中之龙”了。
      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成长,要成熟,他必须经历磨练和磨难,不是有句歌词是这样说的吗?“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们知道蛹成蝶,它需要破四次以上茧的才成蝶的故事,而不是所有的蛹都能成蝶,只有能经历四次破茧的蛹,它才能成蝶啊,而破茧的过程,却是异常痛苦的,但破茧后的鲜亮,却是任何人都羡慕的。做一个企业,同样也是如此,一个企业要想壮大,他必须得经历一系列的阵痛,在经济学上有一条定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所谓的生产力,对于集团公司而言,就企业的产能规模。而决定产能规模大小的主要因素就是生产的设备,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概括为生产关系,集团公司要想改善生产关系,从而进一步的提升企业的生产力,其进行机构改革和体制创新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机构改革,他的目的是盘活公司最大的资产——人才,实现人员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而体制创新目的在于打破现有僵化的制度,使那些真正对公司发展能起关键作用的人,流转到之和于发挥他特长的岗位上去,将几个厂合并成一个厂,带来的良好效应是显见的,首先是管理层级和管理层次减少了,这样决策和反馈的速度快了,管理更有活力了,工作的效率也会更高了。第二,现有管理人员的下沉,不仅可以把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提高到最大化,而且进一步夯实和扩大了基层员工的技术力量;第三,员工的学习范围扩大了,员工的上升渠道更广了。改革后,原来的厂变成了车间,车间变成班组,员工就可以在不同阶段进行学习,实现人才的自由流转,让那些真正想学好电解锌工艺的同志,能更快更好的学习。改革后,员工想获得高工资,不需像现在只有走行政职务这条路,还可以走技术这条路。第四,三个厂合并后,就会有人闲置出来,这样就形成了“鲶鱼效应”,不仅可以激活员工工作激情,唤醒他们的紧迫感和压力感,还形成了公司的人才储备。
集团公司这次机构改革和体制创新,是在逆境中进行的,为什么说是逆境呢,如果集团公司再不改革,将会被县内几家公司所淘汰,那再想坐回铅锌冶炼十大企业的位置,就是痴人说梦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著名的医生扁鹊,他说过,人一旦生病,有四个层次,第一层病,是病入肌肤,第二层病,是病入筋骨,第三层病是病入骨髓,第四层病,是病入膏肓,而第一层病,没什么大碍,吃点药就可以了,但人还是非常健康的;到了第二层病,就要打针了,略显病态了;第三层病,就需要开刀了,身体已经很差了;到了第四层病,就没有救了,企业也是一样,就集团公司而言,我们已经到了第三层了,必须要开刀了,只有开刀了,我们的才会恢复健康,
另外,前几年,热播的一部电视剧《亮剑》,其中李云龙团长的几句话和几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要战争一停歇,稍作休整,就把队伍拉出来进行拉练,从跑步、射击、搏击等各方面进行训练。有同志问他:你让队伍这么训练,万一有人被刺刀刺伤或者被子弹击伤怎么办,我记得他是这样说的:我们在练习场上受的是伤,而在战场上丢的是命啊!如果我们不勤加练习,我们怎么能对抗强大的敌人呢?我在这里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我们自己主动改革,是自我求生存的一种选择,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存,而如果被别人打败了,东山再起,就很难了。
公司就是希望,这理应要成为我们广大员工对公司这次机构改革和体制创新所持有的态度和必须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