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杯
——西行旅怀之五
8月的酒泉,白杨参天,垂柳成荫。一路上在沙砾石滩中疾驰,满目是荒凉的沙漠戈壁。如今一踏上这座有5万人口的绿洲,心头顿时豁然开朗。
酒泉是著名的夜光杯产地,到酒泉而不到夜光杯生产厂看看,显然是一个遗憾。于是,我们来到酒泉市夜光杯工艺美术厂采访。
“我们的夜光杯是用祁连玉巧磨细琢而成的。玉在古代,是权力、高贵、财富的象征。据《十洲记》记载,周穆王时,夜光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这就说明,2000多年前,酒泉早已出产夜光杯,而且是稀世之宝。到唐代,夜光杯更是遐迩闻名,诗人王翰的《凉州词》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诗句便是证明。”厂长姓武名夫,但向我谈起夜光杯,谈起酒泉的历史掌故来,却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历史文化素养的功底颇深,丝毫不像赳赳“武夫”。
跟着武厂长来到陈列室,只见数十位台湾、日本的游客,正在选购夜光杯。细看那琳琅满目的夜光杯,有仿古式齐口平底的,有精雕细刻的花杯、金丝边杯、银丝边杯,还有西洋式高脚杯,总共近40个品种。黑、白、黄、绿,色泽新颖,杯壳薄如蛋壳,光滑透明,轻巧异常。据武厂长称,如将盛满美酒的夜光杯放在月光下,更显得晶莹可爱。
此外,夜光杯尚具有在高温、低寒的条件下不爆裂、盛酒不变味,天然光泽长期不变等特点。
生产夜光杯,并非一件简单之事,单说那生产工序,便一道比一道复杂,一道比一道严谨精细。用来制作夜光杯的老山玉、新山玉、河流玉,产自终年积雪的祁连山深处,得之也委实不易。
采玉的季节是每年5—10月份,外面是夏秋,祁连却是严冬,采玉工人住帐篷,生篝火,消雪煮食,辛苦异常。正是因为原料难采,如今夜光杯工艺美术厂年产夜光杯,已达4万余只,每年产值以25%的速度递增,仍然供不应求,要进一步扩大生产又为原料所困。
无论是料场或生产车间,我们见到工人们都在精工细作,一丝不苟。面对这样的工人,这样厂长,我们想,夜光杯这朵“鲜花”,一定会越开越艳。
夜光杯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