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当务之急:提高管理效率


  管理者都想提高自己的管理效率,但是事实往往事与愿违。怎样才能提高管理效率呢?

  一 管理滑坡的原因分析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 , 企业管理是由管理一极和被管理一极两大块组成的 。管理也是要 由人去执行的 , 即由管理一块和执行一块去实现的 。管理上不去 , 也只能从这两大块去找原因 。

  管理者方面的原因

  观念滞后

  我们的管理长时间地处于粗放状态 , 出于管理者单方面的控制 。只有一极积极性 , 缺 少另一极的更重要的积极性以配合 。对于管理现代化的创新尚未能提到议事日程 。

  管理缺乏民主意识

  大多数投身到市场经济大潮中的行政干部 , 还不知道管理为何物 , 更不知现代管理有什么要求 , 于是顾名思义 , 就去制约 , 而且只重 “管” 不重更重要的 “理” 。传统的经验 管理就是重物不重人 。简单地认为 , 管理就是控制 、安排 、指挥 , 计划 , 决策 、调剂等 。 对人是想办法如何去加强控制 、安排 , 对物则是想办法如何计划 、调度 ; 对经营过程则是 想办法如何决策 、指挥 。而不是从大管理观念出发视管理为一种科学行为 、一种人的工作 、一种文化渗透 。

  抽象地对待职工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管理者的心灵深处并没有承认职工群众是企业 的主人 , 而让他们去当家作主 。只当职工是一种人力资源 , 是一种达到利润目的的工具 。

  这样职工失去了自己应有的地位 , 其作用的发挥就可想而知了。其实 , 职工不是单一的资 源 , 而是创造财富的主人 , 也是享有自己创造财富的主人。在整体上或许管理者会承认职 工群众的作用 , 可在具体个人方面 , 则就不一定那么重视 , 造成了抽象地肯定和具体的否 定的漠视被管理者的现象。这样一来 , 每个具体的职工个人对管理也就兴致索然了。

  等级观念造成的隔阂

  管理者居高临下 , 造成人格上的不平等 、态度上的不真诚 、 处理问题上的不公平等 , 使双方拉开了距离 。

  提高管理效率:

  管理效率的含义

  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性

  提高管理效率是企业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管理的的起点和落脚点,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促进管理人员 工作作风和工作的转变,树立高效企业的新形象;提高管理效率是新形势下,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和在市场中竞争的需要,可以不断推动和促进企业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效率可以促进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工作质量,加快工作节奏,充分利用管理资源,降低管理工作运行成本,提高管理工作运行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可以激活管理人员的潜能,增强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反映问题和处理问题的速度;提高管理效率有 力增强了管理人员的时间意识,有利于抓好时间管理应用,提高工作时间利用率.

  提高管理效率的主要措施

  1.全面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1)通过工作实践中提升

  管理人员在实践中历练,积累经验是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企业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要对 管理人员在工作安排方面进行特别处理,比如实行岗位定期轮换,让员工到本职以外的部门和岗位任职, 开阔工作视野,了解其它部门的运作,增强了协调沟通能力,丰富了管理实践,提高了处理问题的思维高 度,同时让员工对工作保有新鲜感,更容易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安排特殊性的工作,考验和提高 处理特殊事务的能力.在工作中提升是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2)通过集中学习或短期培训提升 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与当前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相结合,组织集中学习或较短期的,专题性的 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某一方面的能力和技巧,短期培训针对性非常强,是及时充电的有效方法.

  (3)通过加强自我修养提升 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基本业务等方面的学习和提升大都得依靠自己.因此,要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长期自学,多方面搜集与专业有关的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加强道德方面,业务方面的修养. 只有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坚持终生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培养良好习惯科学管理工作时间

  ①养成工作整洁条理的习惯;

  ②避免时断时续的工作方式;

  ③工作中要善于进行协作配合;

  ④改变拖拖拉拉的工作作风;

  ⑤对问题理解后再开始行动;

  ⑥制定好工作时间管理计划;

  ⑦按轻重缓急安排日常工作;

  ⑧善用利用零散的时间工作;

  ⑨尽可能利用节省时间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