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一份来自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调查报告,直指雅戈尔等14家企业的纺织品供应商长期污染水源。相关企业和环保部门随后就此进行澄清,表示企业排污指标无异常,并且符合国内标准。一场关于中外监管标准差异的争论由此升温。究竟企业是否存在违规排放废水现象?如果是因为标准差异,那么中外环保监管标准又谁是谁非呢?
裘仲南
浙江莎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凌兰芳
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违规排放废水现象是否存在?
裘仲南:我觉得污染肯定存在。前几天,有些企业的污水都沿着奉化江直接排到我们厂门口了,非常严重。说没有污染,我不相信!
凌兰芳:我没有去这些企业实地考察,无法判断。一般来说,要通过对企业的工艺设备、治污设备和附近的环境容量考察才能得出判断。
这是否是整个行业的问题?
裘仲南:这些大企业都没能做好,小企业也难保能做得很好。虽然许多中小企业也有心在努力将这个影响减到最小,但是大企业如果做不好,造成的影响显然会更大。
凌兰芳:总体来说,纺织行业处于低产业链、低档次领域,大多数企业还是存在污染环境的现象。我相信,即便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也不可能做得绝对很好。另外,企业如果真正做到零排放势必会面临高成本的压力。10家企业中如果9家都是直排,只有一家零排放,那这一家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标准为何差异大?
裘仲南:国内的环保标准应该是低于国际的标准,但是我认为大部分企业连国内的环保标准都没达到,现在谈论标准过低还言之过早。中国当前的环保问题也绝不仅是标准上的问题。
凌兰芳:国内国外的视角不一样,可能在某些方面的标准判定不一样。不能说国外的标准一定就是正确,而国内的标准就一定不行。总体来说,中国的治污环保任务还是很严峻,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应从市场监督、行业治理、政府监管三个方面入手。所有企业都应该热爱阳光并走到阳光下去,不能“一见光就死”。
雅戈尔“环保门”之争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