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思维的作用与意义


  事物可一分为二,无论正反也不脱离自身。

    

    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需要反向思维的,因为事物的本质也许正争与其表现相反。即使表里如一,为求兵行诡道、出人意料或创新,也需要从相反反向思考或寻求方法。

    

    从正途不得其解则首先要考虑是不是方向判断有误。

    无论怎样多地了解了情况,都还存在着信息不充分,甚至信息失真的可能。根据这些信息下的结论,其正确性值得怀疑。但是,我们不可能要等到信息充分才开始行动,那样往往会怠误战机。我们可以朝多个方向做出尝试。在资源相当有限的情况下,甚至要朝某一个方向做出尝试。这也许是投机,但是在没有指路灯的情况下,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下,就必须先做。最多是设计好方向性错误/决策失误的应急措施或安全措施。

    一个高明的领导的能力就在于,通过不充分的信息,能够根据经验或直觉做出比一般人要多得多的正确决策。

    

    一个人相信,但不需要迷信自己的判断。

    换句话说,人要相信自己,但不要迷信自己。迷信会让人瞎了眼睛。

    

    反向思维的突破是建立在对情况的更多了解上。信息充分是反向思维有效性增强的前提。

    

    如果一无所知、一片混沌,还不如明确一个作用方向。哪怕是一个错误的方向,都要因此集聚资源,积蓄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力量。通过实践来纠正最初的想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有无的问题,而不是好坏的问题。是好是坏,在行动中逐渐明晰、再根据采集到的情况来做出必要的调整。这也是最佳的挑战人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想当然地质疑或责难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僵化地考虑问题只会把自己引上邪路。我们发展的过程,必然是平衡各种关系的过程,是不断纠正方向的过程,而任何发展,必然是均衡发展。就象走钢丝,要灵动地、自动地向多个方向用力,均衡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