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新世纪图书馆》 2008年第6期 原文1500余字]作者:程焕文
人非圣贤,孰能无错?
斋主常言:一部著作出版之日,便是修改补充之时。盖凡著述付梓,终难免舛误,除非“述而不作”,否则一旦刊刻便会有错,此乃“校书如扫叶,随扫随生”之必然。故出版著述乃学人之一大憾事,纵然再出修订本,亦终难逃脱此等命运。于是,判断学人水平之高低,偶尔亦可以其著述舛误之多寡区分之。此法鲜有人使用,然不失为一良方。
故斋主常对门生言:千万别轻信名家大家,更别轻信斋主之言,治学之要在于找名家大家之茬。得此要领者,往往受益终身;而置若罔闻者,则时常深陷盲目崇拜之泥潭不能自拔。
图林著述之外误源出多端,大抵可以理解;然于以讹传讹者,终需稍加点拨,否则门生会陷入盲目崇拜之泥潭而不能自拔也。今略举数端如下,谨供思考。
其一、“诸说”多“胡说”。图林诸多著述之中,常喜罗列古今中外“张说”、“李说”、“王说”等诸说,以彰显研究之延绵不绝与乎兴盛也,其实均为“乱说”、“歪说”、“邪说”之“胡说”,其中尤以西洋诸说为甚。原因何在?盖不查不看不读原著之祸也。
其二、图书馆学史多伪史。吾国图书馆学史之专门著述寥若晨星,弟子所学者多为教材之章节,而教材之此类章节大抵起于廿世纪之八十年代。其始作俑者,乃大师兄之硕士学位论文也。斋主常幽此大师兄一默:师兄者,坑害一代大师与几代学子也。原因何在?盖众山长不查不看不读原著之祸也。于是乎,商周“辟藏说”等学说,肆意张扬,吾国图书馆学由是兴焉,浩浩荡荡数千年,洋人远远不及也。
其三、洋人之学说通常不可信。图林人士喜以洋人之学说以证己说,然图林经典著述中之洋人诸说多为伪托,不可信也。
诸如此类以讹传讹之舛误在图林经典著述中俯拾皆是,只是读者茫然不知也。今日此时,斋主略述一二,读者可以独自思考,如有收获,亦不负斋主熬夜码字矣。
故斋主常对门生言:千万别轻信名家大家,更别轻信斋主之言,治学之要在于找名家大家之茬。得此要领者,往往受益终身;而置若罔闻者,则时常深陷盲目崇拜之泥潭不能自拔。
图林著述之外误源出多端,大抵可以理解;然于以讹传讹者,终需稍加点拨,否则门生会陷入盲目崇拜之泥潭而不能自拔也。今略举数端如下,谨供思考。
其一、“诸说”多“胡说”。图林诸多著述之中,常喜罗列古今中外“张说”、“李说”、“王说”等诸说,以彰显研究之延绵不绝与乎兴盛也,其实均为“乱说”、“歪说”、“邪说”之“胡说”,其中尤以西洋诸说为甚。原因何在?盖不查不看不读原著之祸也。
其二、图书馆学史多伪史。吾国图书馆学史之专门著述寥若晨星,弟子所学者多为教材之章节,而教材之此类章节大抵起于廿世纪之八十年代。其始作俑者,乃大师兄之硕士学位论文也。斋主常幽此大师兄一默:师兄者,坑害一代大师与几代学子也。原因何在?盖众山长不查不看不读原著之祸也。于是乎,商周“辟藏说”等学说,肆意张扬,吾国图书馆学由是兴焉,浩浩荡荡数千年,洋人远远不及也。
其三、洋人之学说通常不可信。图林人士喜以洋人之学说以证己说,然图林经典著述中之洋人诸说多为伪托,不可信也。
诸如此类以讹传讹之舛误在图林经典著述中俯拾皆是,只是读者茫然不知也。今日此时,斋主略述一二,读者可以独自思考,如有收获,亦不负斋主熬夜码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