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陕西丹凤县加快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丹凤美景
  
  价值中国网讯 (记者卢剑利)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以丹江流域为核心区域,以建设生态强县为目标,着眼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身边增绿、农民增收,全力推进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一是大力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工程。依托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项目,把县城、集镇、新农村及丹江流域直观荒山荒坡作为林业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实施人工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完成高标准工程造林14.46万亩,其中天然林保护工程7.9万亩,退耕还林工程6.56万亩。加大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80余万元,建设了省级商山森林公园。

 二是实施经济林建园。按照“一管、二改、三建”的思路,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建园,科学管理,优质高效”的原则,新建标准化良种核桃园12.6万亩,累计达到33.5万亩,新发展李梅、樱桃等水杂果2万亩,累计达到5万亩。新建山茱萸1.2万亩,累计达到13万亩,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增加了农民收入。


  
  

  9月21日,中央及境外新闻记者在丹风采访

   
    
  

  年仅35岁的新任丹风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郑晓燕(中)引起新闻记者关注

                              
  

  9月21日,中央及境外新闻记者在丹风采访  

             

     丹凤飞播造林纪念基地  

 三是启动实施千里绿色长廊建设。县政府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编制了初步设计,组织造林专业队按照技术要求,采用1.5米以上侧柏大苗,推广高分子保水剂、生根粉蘸根、双蘸浆等抗旱造林技术,春季完成造林绿化4.6万亩。

  四是实施国家丹江湿地公园项目。计划投资1.42亿元,从2009年开始,用12年时间建设湿地保育区、科普宣传教育区、生态旅游区、管理服务区四大区域,到2020年建成丹江国家湿地公园。目前,已投资500余万元,建立了200m2的县级湿地保护监测站,以丹江漂流段为核心区域,种植芦苇、荷花、垂柳、紫穗槐、水竹等水陆生植物220公顷,修建了宣传碑7座。建立了丹江国家湿地公园游客信息中心,购置了水质分析仪、流量计、GPS、照相机、望远镜等监测设备,完成了综合科学考察报告,编制了管理计划,湿地公园管理更趋规范化、科学化。

 五是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严格执行林业法规政策,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了一批乱垦林地、乱砍滥伐、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涉林案件,有力的维护了社区生产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