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浙江本地一家媒体刊登了温州市工商局发布的《2011年上半年温州个私经济运行分析》。在列举了一系列的数据之后,这份分析的结论是目前温州大多数中小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呈现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关于中小企业经营困境的讨论一直就没有中断过。各个地方官方渠道的结论往往和温州这份报告基本保持同一口径:经营状况总体良好,未出现大规模的停工、倒闭现象。而从大量的民间草根调查和一些研究部门的独立调查来看,中小企业,尤其是广东、浙江一带的中小企业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经营困难。
很多人说,如果想要了解中国的国情,那么记住一点:官方文章前面歌功颂德的部分没什么好看,可以直接跳过,重点在于“颂”完之后的“但是”部分。温州工商局在“但是”之后分析了温州中小企业面临的三大问题:经济大环境的压力、招工难、融资难。显然,这三大问题和草根、独立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
问题找到了,那解决的办法呢?很多人的焦点集中在“融资”上面。根据全国工商联的统计,规模以下的小企业90%不可能从银行取得任何借款,微型企业95%某从银行得到任何贷款,从而迫使这些企业转向高利率的民间借贷。
“融资难”当然是个大问题,但绝不是唯一的问题。还是以温州为例,在企业面临融资难的同时,大量的温州资金抽离制造业,转向房地产、矿产,甚至艺术品投资。不仅在国内,我相信在香港的各个售楼处里,也一定会经常听到温州口音。钱并不缺,只是不愿意投入实业而已。因此,过于强调“融资难”,并不有利于认清中小企业问题的本质。
我觉得,中小企业目前的困境其实是中国经济结产业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型企业,一般都有如下的共同特征:低工资、低技术、低环保投入,低毛利率、无核心竞争力,靠廉价劳动力、靠低要素价格、靠污染环境赚点加工钱。客观的说,这样的企业,难道不应该倒掉一批?这是市场竞争的自然选择,不用过于政治化。
当然,在允许倒掉一批的同时,要给中小企业一个相对公平的经营环境,不管在资金方面,还是行业开放方面,要给中小企业机会,允许其参与到产业结构升级中去。到这对于中小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融资不是中小企业唯一“难”
评论
1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