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烂股成“不死鸟”


  说出来令人难以置信,自从2007年5月*ST联谊被终止上市后,四年多来沪深股市再没有一只垃圾股退市,而这期间,上市公司从1570多家增至 2270多家,净增700余家。虽然断断续续也有如上海航空被东方航空(加入自选股)吸收合并,邯郸钢铁、承德钒钛、唐钢股份"三合一"成河北钢铁(加入自选股)而退市的公司,但那是另一类退市。

  不仅如此,随着监管部门出台种种新规、破产重整新法,垃圾股被越炒越凶,壳资源价格越炒越高。不信请看数据:

  自今年4月18日上证指数阶段高点3067点,到9月7日阶段低点2470点收盘,下跌近20%,期间有328只个股上涨,占上市股票的比例约为14%,其中ST个股占了35只,在ST一族中比例约为25%。

  目前沪深两市4元以下的"白菜股"共61只,ST股仅3只,分别为ST梅雁(加入自选股)、ST金杯(加入自选股)和ST能山(加入自选股),没有一只*ST股。在所有ST和*ST中,股价10元以上的就有44只,最高的ST高陶(加入自选股)达37元多。

  据Wind统计,今年已经完成和正在实施破产重整的9家壳公司,壳资源价值(按定向增发价乘以发行前总股本计算)最高*ST夏新,达15.95亿元,最低为*ST偏转(加入自选股)4.18亿元,平均8.95亿元。一只亏损累累负债累累的烂壳,正在向价值10亿元迈进,而且这还只是理论价值,实际获利远远不止。

  为什么烂股成"不死鸟",而且越烂越值钱,越无耻越无赖越是无价之宝?我们不妨简单解剖一下创下14个涨停板的*ST盛润。

  *ST盛润原名莱英达,1993年在深交所上市,因经营不善1998年就开始重组,上市18年倒有13年亏损,截至2010年底净资产为-21亿元,当年亏损3.9亿元。就是这样一家烂得不能再烂的烂股,靠着破产重整,注入吉林富奥股份的汽车零部件资产,14个交易日股价翻番。

  在*ST盛润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中,参与者几乎个个捧上了金元宝。首先是原大股东,实际控制人郭某持有3968.5万股,按目前股价17.98元,就可套现7个亿,而当初其买壳所费不过几千万。其次是43家债权人,债权金额21.62亿元,破产重整看似豁免了大部分债务,但仅以他们获得的6884万股破产专用股权(由重组方有条件受让),市值就逾12亿元,而如果不卖壳,21.62亿债权将分文不值。第三是小股民,事实上,*ST盛润14天股价翻番,靠的就是8月11日发布的一个重组预案,只要胆大、敢赌,冲进去就赚钱。最后,赚得钵满盂满的还是重组方,即新大股东。别的不说,2011年3月新大股东亚东投资(实际控制人吉林省国资)以3.02元/股价格定向增发富奥股份1.2亿股,以目前17.89元股价,账面盈利已达17.8亿;接下来还要以 4.30元/股的价格,定向增发9.38亿股,用以购买富奥股份的汽车零部件资产,而这些资产原值才20多亿元。一次买壳上市,无论是买壳者还是卖壳者,暴利之丰厚,非常人所能想象。

  烂股不退市,看起来所有参与者都赢了,可股市应有的投资理念,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荡然无存。放眼当今之中国股市,破产重整已成"苦肉计",明明公司还有那么一点点"肉",也要败个精光,败得资不抵债以申请破产!

  为什么退市制度形同虚设?最终原因还得从管理层身上找。说轻一点是"慈父情节",说重一点便是管理层自己,以及各类强势群体的既得利益使然。什么"一旦终止上市,中小股东利益将遭受巨大损失",全是借口,当初PT水仙退市,股价从20多元直至目前三板市场7毛多,也没见有人闹事,纵有"巨大损失",也是自己往火坑里跳,活该。

  悲乎,烂股不退市逼迫股民与赌徒合流,只进不出的中国股市,正在变成臭烘烘的污水池,变成正常投资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大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