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系李乐山教授的课程介绍
李乐山,1945年生于四川乐山,1963年毕业于西安中学,1968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89年初赴德国,曾在西门子公司、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布伦瑞克艺术造型大学从事研究、开发和教学工作,是德国设计学第一位博士。1999年创设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系并带领该系成为“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该领域国际最高专业学术组织)的成员,也是我国大陆在该学会的惟一成员。
李乐山教授是全球范围内倍受学界、商界尊敬推崇的“设计调查、设计美学和生活方式研究专家”。他还兼任教育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业造型设计学会常务理事、知名企业美学与设计顾问等众多社会职务。
一、《现代社会学》
《现代社会学》的主要目的是继承和开拓中国文化,提高现代中国人的人文素质,培养适合我国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道德、思维行为方式、人格以及国际眼光,从我们的文化中复苏,超越西方现代化观念和经济观念,规划我国未来可持续的生存模式。
《现代社会学》主要针对的现代人文问题是:自我中心、享乐主义、懒惰贪婪、眼光短浅、利益驱动。《现代社会学》分析了许多社会问题,主要包括什么是文化、中西文化互动、西方现代化的经验与教训、竞争还是合作、大学生价值观念、破坏家庭的因素、金融危机、食物安全、环境污染、如何写家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等。
作者希望《现代社会学》成为现代社会的家庭必备书之一。《现代社会学》的讲义迄今已经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使用过8次,不少学生说:“学了这门课程,不枉上了大学”。《现代社会学》获得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认为《现代社会学》结合当前社会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起了重要作用。
《现代社会学》是专著,适合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公共基础课教材,可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参考资料,也适合关注现代社会学的人们阅读。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西方现代化的起源
第一节 西方现代为什么把古希腊作为现代的起源
第二节 古罗马的殖民地起源
第三节 文艺复兴
第四节 欧洲思想启蒙运动
第二章 西方现代化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的经验和教训
第二节 自由竞争带来的负面作用
第三节 德国“教育救国”的起源
第四节 19世纪西方主要现代教育思想
第五节 美国经济与西方经济危机
第三章 文化
第一节 文化是什么
第二节 什么是价值观念
第三节 我国社会核心价值
第四节 语言与群体统
第五节 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分析
第六节 科学论
第七节 机械论与熵
第八节 科学有祖国
第九节 道德
第十节 四代人的自述
第十一节 社会角色期待
第十二节 大学生的择偶调查
第十三节 大学生的择友调查
第十四节 如何建立和睦家庭生活
第四章 文化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中国与欧洲启蒙运动
第二节 与一个德国人的长谈
第三节 文化互动
第四节 关于自我实现
第五章 西方企业文化的几个特点
第一节 机器控制人与泰勒制
第二节 企业文化建设
第三节 王安电脑公司
第四节 IBM公司
第六章 对西方现代化的质疑
第一节 西方现代化研究
第二节 西方现代性引起的问题
第三节 为什么提出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环境污染
第五节 食品安全问题
第六节 文明的冲突与共存
第七节 家庭与学校教育问题
附录《弟子规》
参考文献
一、本课程针对的问题
笔者每年给新生班进行入学教育时都要问“觉得自己心理不健康的同学举手”,有两年100%的学生都举手了。笔者在十几所大学讲学时曾提问“什么叫孝敬”,没有一个领导、教师、学生能够回答,真叫人感到心寒,作为教师我自责。冷静思考,其实现在为人父母的这两代人很多也不知道什么叫孝敬了。再看看各家的情况就明白了,中国家庭文化几乎已经不存在了。因此,笔者试图为恢复和发展我国的文化做一点努力。有些人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一百年了,该休息了。世界各国历史上从未有过这么多文化人这么长时间批判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那些批判者只追求自己的自由、权利、快乐和幸福,难道就不能够为改进和建设中国文化做点贡献吗?谁能够靠批判去生存?
即使没有大批判,在政治和经济迅速变化的时代,文化也容易发生巨大变化。由于社会核心价值发生重大变化,很容易失去判断标准,以往许多成功经验失去了作用,许多新问题引起我们困惑,这对许多人造成行动障碍和心理压力。什么是西方现代化?为什么西方现代化不是人类理想社会?我们未来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不能按照西方标准搞现代化?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是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什么是道德?什么是孝敬?科学是否有祖国,或者说科学在各种文化圈的含义是否一样?文化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是什么?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批判我国传统文化造成的历史恶果是什么?为什么不能设法去建设我们的文化?20世纪后期在亚洲和中国出现的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与西方有什么主要区别?自我实现引起什么后果?农业社会的人与工业社会的人或现代社会的人的区别是什么?以金钱为核心价值观念会导致什么恶果?法律怎样才能起作用?当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是什么?什么叫道德?什么样的人才算具有道德?如何才能使道德教育发挥作用?什么叫孝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什么?当代社会的行为方式是什么?为什么必须靠群体思维和行为方式?以自我为中心单打独斗的后果又是什么?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误区是什么?如何了解他人的价值观念?如何能使家庭和睦?哪些人文因素对家庭和睦起负面影响?西方现代价值体系存在哪些矛盾?西方哪些因素对道德起负面作用?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方式引起什么严重后果?教育的作用是什么?……
西方现代存在着社会核心价值矛盾,它引起了西方现代社会问题、心理问题、生产问题和环境问题。盲目模仿西方,必然也会把这些问题带人中国,这就是崇拜西方的结果。
针对当前人文素质教育缺乏明确方向,笔者提出了人文素质教育模式(PHA),也就是人.格、人文(价值观念、社会道德、思维行为方式)和能力。提高人文素质的基本含义是:转变自我中心、封闭思维和农耕意识,具备全面人格和能力,成为具有工业社会的正面的价值观念、社会道德、社会群体思维行为方式的人。
(二) 《美学与设计》
美学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之一。这本书从2000年开始写,花费了10年时间。
大学与专科的区别在哪里?区别之一就是大学要有系统的专业基础,而设计类专业都比较缺乏,1999年回国正遇到这个问题,从那时起到如今,我的大部分精力主要用来做两件事情,其中之一就是建设专业基础。写专业基础,要花大力气,读者看看这本书就明白了。
美学在对艺术创作应该起什么作用?如今,美学的主要作用是在作品出来后进行评价,这有点像事后诸葛亮。人们期望美学能够成为促进创作的动力之一,成为事前诸葛亮,成为启发设计人员开拓思路的途径之一。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基本目的。
是否达到这个目的了?也需要设计人员去判断,为此目的我尝试了10年,对于我们学生达到了这个目的,内容引导他们设计。这本书的内容是在2000年就基本确定的,其中,对设计人员比较重要的问题是:我国人民当代的主要审美观念是什么,西方现代审美观念是什么,在各种产品上如何体现,我国人们喜好什么颜色,我带领本科生和研究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10年调查研究,仅仅对于我国人们喜欢的颜色,就在全国进行了两次大规模调查,我们系的学生十分辛苦,然而我们系的学生都能说清楚我国人们喜欢什么颜色。此后分析了大量数据,把我的这些想法逐一进行实施和改进,最终成为这本书的内容。系统总结我国人民当代的审美观念,定位美学对设计的价值作用,是设计人员所专注的重要问题。
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关于道家美学和康德美学。我总结了道家美学的基本内容,我重新翻译了康德美学的主要内容,这部分内容是许多哲学家很关心的东西,因此,我的书在未出版时,我就把有关内容发给他们看了。
这本书的内容是我们美学课程的教材,用专著当教材,是研究型课程的特征之一。
本书公布了许多调查数据,请读者注意,这些数据都是在特定环境中调查的结果,任何调查数据都没有普遍意义,这些调查,我们每年都反复进行。这些数据你可以参考一下,也就是看看而已。有人问,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公布这些数据,其目的是告诉读者,这些问题并不是像人们想象得那么简单,数据本身就说明了问题的复杂性。如果你想在设计中使用有关数据,希望你还是自己重新进行调查。
目录
绪论
第一章产品造型审美观念
第一节审美的心理学与社会学含义
第二节常遇到的现代审美观念
第三节我国传统审美观念
第二章颜色
第一节色彩与心理感受
第二节青少年喜好的颜色
第三节大学生喜好的颜色
第三章设计美学的作用
第一节造型时想什么
第二节工业设计与绘画的区别
第三节艺术在工业设计中的正面作用
第四节阻碍探索的因素
第五节工业时代引起新的审美观念
第六节新颖的含义
第七节影响我国现代审美观念的主要因素
第八节当前我国教育界的主要困惑
第四章道家美学
第五章西方美学概述
第一节康德主义美学
第二节席勒美育
第三节罗斯金美学思想
第四节西方美学观点简介
第五节西方现代美学一些观念问题
第六节敬畏自然的审美观念
第六章西方设计与艺术思想
第一节西方现代主义
第二节西方现代道德体系的后果
第三节西方与工业设计有关的、艺术流派
第四节对西方楷模的批判
第五节结论
欢迎认同李乐山教授理念的社会各界联系交流
13718460129·袁海云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