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不具备条件叫耍流氓


有一种不具备条件叫耍流氓

  美债危机引爆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火药桶”,纽约原油期货连续“跳水”,上周五盘中一度跌破83美元,呈现一副暴跌的态势。然而,在这样的态势之下,不解国际石油市场风情的国内成品油依然坚挺,让国内的“车民”一头雾水。

  面对国际市场的压力,和国内降价的呼声,发改委又重新搬出了他们的“规定”——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连续22个工作日,二是国际市场三地原油价格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最终的目的只是为了说明“国内成品油价格暂不具备下调条件”,原因很简单:国际油价下降幅度虽超过了4%。但目前调价参考的三种原油平均价格仍高于4月7日国内成品油调价时价格水平。

  两桶油呼吁了无数年的与国际接轨,竟然就是如此这般,真是让人不得不感慨。我相信,不管是谁,这个时候都会忍不住骂娘。你说国际石油淡定的时候,你们涨价,怎么就不需要“具备”任何“条件”了?

  我们知道,最近一次油价上调是今年4月7日,对应当时的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分别为86.15美元和110.3美元。在4月份上调成品油价之后,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连续暴跌,其中5月份下跌9.86%,6月份下跌7.09%,7月份基本持平,8月份下跌9.73%。

  而按目前规定,国内成品油的出厂价,主要是在向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三地原油价格“看齐”的同时,再加上炼油成本和成本利润率这两个因素,最终确定。咋一看,这样的定价机制看起来似乎很靠谱,主要是达到了“与国际接轨”这个条件了。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存在时间上的滞后性,无疑刺激了投机需求,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的同时,让国内的“车民”们,秋水望穿,真实而灵敏地“与国际接轨”等到猴年马月去了。如此这般,如何体现公平?

  在这样的境况之下,众人恍然大悟:原来两桶油的降价,也是一种“奇迹”。为了这样的“奇迹”,惹得新华社都为之“激扬文字”, 称其“调涨只争朝夕调降反应迟钝——两石油巨头降价潮中依然坚挺”。

  而为两桶油背书,认为“不具备降价条件”的发改委,大概最近也比较尴尬的了。在另外一桶咱们不管是“车民”还是市民,天天都要吃的食用油上,发改委的暧昧让人摸不着头脑。面对金龙鱼食用油将价格提高了5%的情况,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回应说,食用油限价令终结的说法没有事实根据。食用油属于市场调节价格商品,由企业自主定价,并无“限价令”一说,更谈不上批准涨价申请。

  这让“车民”们很兴奋:什么时候也将调价的“指挥棒”交给两桶油,让他们遵循市场定价。诚然,这样的愿望看起来是很美好的,也可以给到处约谈企业的发改委减减负。但是,谁敢担保两桶油能够及时公平地去解国际石油市场的风情?再说了,即便是国内油价不断上调,两桶油仍时不时地出来哭穷。

  如此看来,难道我们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垄断巨头们,什么时候身体上突然流淌着道德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