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舟曲无证小水电肆无忌惮?


  舟曲这个地名不陌生,去年震惊世界的特大泥石流灾害就发生在这里。而发生严重泥石流灾害,除了自然因素外,实际上人为对环境的破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其中白龙江上大量的小水电上马就起了破坏作用。据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一年前1471人的死亡没有换取当地政府在发展思路上的反思,也没有停止变本加厉的开采活动,反而大量建设既无环评审批,也没有做地质灾害的审核的水电站。面对脆弱的地质环境以及仍有可能存在的泥石流威胁,是什么让无证水电站如此肆无忌惮。

  在7月8日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要坚持民生优先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促进水利发展更好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统筹兼顾原则,注重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统筹安排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科学管理;要坚持人水和谐原则,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高效利用水资源,合理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

  违规建设水电站,这样案例并不少见。究竟是什么促使当地在面对地震台和环保局反对时一意孤行,甚至招商局牵头大包大揽帮助无证水电站上马?结论只有一个,利益!是地方财政2000多万水电税收。那么又是什么使地方政府置国家水利政策、国家重建和恢复生态的巨额资金及数万舟曲百姓生命财产安全以不顾,为了蝇头小利去算这一笔荒唐帐、糊涂账呢?

  无证水电站建设肆无忌惮的背后是当前我们干部考核体系问题。在一些地方,干部考核还是以GDP为导向,升官晋级还是以招商引资、财政收入为指标。正是在这样的机制下,促使一些领导干部无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无视国家基本水利政策,违背科学发展原则,急功近利,铤而走险。

  发展不能忘了安全,不顾安全的发展不要说违背科学发展观,就是连基本的经济伦理的底线都完全突破。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已经为今后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要真正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遏制无证水电站建设肆无忌惮的局面,实现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灾后舟曲的崛起。我们需要有一整套制度配合,需要改变当地干部的发展理念,甚至改变不科学的干部考核任用体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防止以后更大的灾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