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路领域经历一系列风雨之后,银行业的态度值得思考。近期发布首份大行中报且“涉铁”贷款较多的建设银行管理层的看法颇具参考价值。
铁路贷款仍在增加
翻阅建行2011年中报和2010年年报发现,铁路领域的客户依然是建行最大的单一贷款客户,而且上半年铁路领域的贷款仍在增加。
截至6月末,建行前十大单一借款人中,归属于铁路运输业的为3家,贷款总额为438.3亿元,最大的一家贷款金额为229.30亿元。而2010年末,建行前十大单一借款人中归属于铁路运输业的仅1家,贷款金额为210.59亿元。
建行董事长郭树清表示,很多铁路贷款是之前已经签约或作出承诺,银行必须履行,总体风险更分散了。截至上半年,铁路领域的贷款余额约为1100多亿元,贷款利率已全部升至基准利率。
尽管今年以来,来自铁路领域的负面消息不断,但银行业在这轮高铁大跃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铁路高歌猛进的2008年、2009年,主要商业银行几乎都与铁道部订立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其提供巨额授信,而作为在基础设施领域具有传统优势的建行更是一马当先。
2008年11月,建行与铁道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约定以政策规定的最优惠方式为铁道部及其下属单位,以及2008年-2010年期间铁道部重点铁路项目意向性提供3580亿元的综合授信服务。
监管层和银行对铁路贷款的风险并非没有认识。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4月份的年中工作会议上就曾警告铁路贷款风险。建行还专门召开董事会会议听取研究铁路贷款的相关情况,同时,根据监管要求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将铁路相关贷款审批权上升至总行、压缩铁路建设和运营主业之外(如贸易、房地产)的贷款。
但即便刨除已有合同约定必须放贷的因素,郭树清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的表态表明建行依然看好铁路行业的长期发展。
依然看好铁路行业
郭树清认为,铁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且符合国情,未来仍将进一步发展。“与国际上相比,目前路网密度与中国人口和经济状况相较仍偏低,铁路建设速度在前些年发展偏慢,只是最近几年才加速,就在五年前,铁路建设投资也仅是高速公路的四分之一。”
对于一些评级机构给予铁道部3A评级,郭树清表示,虽然中国的评级机构发展尚不成熟,但在中国,除了央行和财政部,政府部门作为发债主体的就只有铁道部了,铁道部获得与政府相近或类似的评级是有根据的。
铁道部盈利水平低,负债水平高企是市场关注的主要问题。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铁道部总资产3.57万亿元,总负债2.09万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8.53%,上半年盈利42.9亿元。
有政府信用做担保,银行似乎并不是非常关注铁路的盈利水平。郭树清认为,铁路盈利问题涉及到铁路票价体制、运营方式改革等,虽然目前铁路盈利水平不高,但现金流量很大,建行仍然会本着商业可持续、自主选择项目以及主要选择主干线的原则,按照既有方针继续支持铁路的建设和发展。
有业内人士表示,衡量铁道部的真实的盈利能力,不能仅看账面盈利水平,近几年铁道部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都非常大,必须把这些在建项目刨除,剩下的才是其真正的经营能力。
郭树清在不久前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平台贷款绝大多数资金都投向了基础设施,公路、铁路、水利、电网等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服务作用会慢慢体现出来,这些投资不会打水漂。建行副行长陈佐夫也表示,建行80%以上的融资平台贷款都投向了铁路、公路以及城市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在做出未来铁路发展方向的大判断之后,对于铁道部这个大客户,银行也不仅仅只盯着贷款。郭树清表示,建行一直在和铁道部合作推动很多方面的改革,比如投融资模式、筹资方式等,目前发债、独立公司上市融资也都做出了不少尝试,未来将进一步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改变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情况。
对于银行来说,铁道部巨大的现金流将为银行带来存款、结算等综合收益,以及铁路系统未来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也将为银行进一步贡献中间业务收入。
有迹象表明,在诸多事件的推动下,铁路融资模式的改革已经开始,主营铁路信号系统的辉煌科技(002296,股吧)(002296.SZ)在其8月15日发布的中报中表示,铁道部已明确不再牵头融资,要求由各个铁路局、客专公司和指挥部自行融资。
建行依然青睐铁路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