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 1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法国总统萨科齐举行会晤,商讨如何拯救欧元,原因是欧美股市在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恶化的情况下持续严重下挫、金融市场的信心再次受到空前打击。这次会晤也因此被贴上“危机峰会”的标签,因为德法两国的协调对欧洲建设历来起着“发动机”作用,默克尔同萨科齐的此会晤先前被欧洲媒体寄予厚望,称两人为“欧洲拯救者”。
欧元区经济的低迷
在默克尔与萨科齐举行会晤的当天,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 17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 0.2%,远低于第一季度的0.8%。这也创下了自2009年年底欧元区刚刚走出衰退以来的最差纪录。同比来看,第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长了1.7%。欧元区经济的低迷,很大程度上与德国的糟糕表现有关,后者之前一直是欧元区增长的引擎。作为欧元区第一大经济体,德国经济第二季度仅增长了0.1%,前一个季度为增长 1.3%。这是该国经济自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差表现。此前,市场预估德国经济第二季度会增长0.5%。在此之前,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法国公布的经济增长数据也非常不理想。法国政府8月12日公布,该国经济第二季度出现零增长,低于此前外界预期的增长0.4%。
在其他大型欧元区经济体中,意大利经济第二季度增长 0.3%,西班牙经济增长 0.2%,均低于前一季度的水平。随着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都在忙于应对主权债务麻烦和收紧财政,欧洲经济增长将持续缺乏动力。为了避免债务危机蔓延到本国,意大利政府上周刚刚出台了新一轮财政紧缩方案,计划两年内削减开支455亿欧元。经济学家指出,在德法等核心经济体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欧元区经济下半年很难有明显的扩张,这会给解决债务问题带来更大难度。
整合财政
面对沉疴难愈的欧元区经济,法德首脑峰会进行得很迅速,会后宣布了救治措施。一是成立“真正的经济政府”,这个政府将包括欧元区17个成员国,拟由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出任政府主席,每年两次开会,必要时可增加会议密度。二是所有17个成员国在2012年秋季前全部通过立宪措施,实行类似德国“债务急刹车”的措施,以加强财政监督,控制国家负债规模。德国《基本法》(宪法)规定,联邦纯债务当年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 0.35%。三是推进共同的金融交易税,要求各国主管部长下月即制定具体计划,向欧盟报告。为此,德法两国首脑宣布,2013年德法将出台共同的公司所得税率,此外两国内阁以后将共同开会协调双方财政预算。
上述主要措施被德国媒体称为法德两国的“三点计划”,然而,“三点计划”难以立竿见影。成立“经济政府”的倡议,是一项富有远景性的规划。但远水难解近渴,市场最期待的短期应急措施,如发行欧元区共同债券等均付诸阙如。其实,成立欧洲经济政府的建议早在上世纪末就提出过,代表者正是法国。但欧洲“经济老大”德国表示反对,并在其力主之下,促成了欧洲《稳定与增长公约》的建立。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表明,这一公约并不能发挥有效作用。于是,欧盟内要求加强财政、经济政策协调的声音高涨,成立经济政府的争论再起。随着之后《竞争力公约》、《欧元公约》问世,法德两国在该问题上的主张逐步趋近,并最终水到渠成。尽管法德已就此事达成一致,但并不代表17个成员国中的其他国家没有异议。由于17国经济状况参差不齐,其中还包括一些负债累累的国家,要让他们仿照法德奉行一致标准,融入经济政府恐怕不易。而各国立法程序情况不一,新机制需要很长的时间来确定。另外,法德经济增速放缓,也在削弱两国改革的力量。最后,金融交易税的提议在国际上争执良久,英美两国十分抗拒。法国作为 G20的东道,如果在 G20期间在这一点上做文章,可能不讨英美等国欢心,进而令国际上对欧元区的支持度打折扣。
欧元债券
自希腊陷入债务危机以来,欧盟内部出现发行欧元债券的声音,以主权信用良好的国家为担保,帮助希腊和其他陷入危机的国家。意大利总理最近发表讲话认为,欧洲如果能联合发行债券,可以有效地使个别国家的政府债务由大家共同分担,这是一个解决欧债危机的总体方案。欧元区其他国家也有越来越多的声音支持这一观点。它们认为,迄今为止,欧洲政府和欧洲央行所采取的行动并没有成功挽救欧元区国家的危局,发行欧洲债券是唯一可以防止意大利、西班牙这类国家陷入崩溃的办法。但最有经济实力的德国却不同意在欧元区发行所有成员国的共同债券。欧元债券是欧盟货币统一后,在财政协调方面的一个尝试,对欧洲经济发展可能具有重要意义。欧洲经济学家认为,欧元债券以整个欧元区的经济作为担保,其信用评级将远远高于单个欧元区国家的债券信用评级,能够稳定市场信心。公共财政状况较弱的成员国如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能够通过欧洲联合主权债券获取充足的资金、巩固公共财政、降低融资成本。
然而,默克尔在峰会上表示,现在发行欧元债券没有益处,欧盟将在今后继续讨论。“我们在这里提议的是,能采取什么措施立即化解危机,一步步赢回信任。我不认为欧元债券对此有帮助,”默克尔说,欧元债券将是最后关头动用的“最后手段”。萨科齐也反对目前出台欧元债券。他的理由有两点:第一,很难想象法国和德国能够在现行制度框架下支撑欧元区其他国家;第二,欧元区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全面一体化,然后再考虑是否要运用这一金融工具。他解释,欧元区债券在“未来的某一天”可能会被推行,但那只能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最后一步。他同时表示,目前尚无扩大欧元区救助基金规模的需要。德国政府先前表示,引入欧元债券的提议会将欧盟变为“转移联盟”,陷入国家间相互援助的恶性循环。对德国来说,引入欧洲债券意味着高利息,意味着加重德国纳税人的负担。信用好的国家必须为欧元共同体支付更高的利息,而像希腊这样的高负债国家却可以支付比以前低的利息。德国财政部长说得更加明确,“债务不能共有,援助并非无止境。只要成员国推行各自的金融政策,就不可能有共同债务和无限援助”。据德国媒体估算,如果引入欧洲债券,德国支付的利息将比之前多 2.3%,也就是说,每年将多付 470亿欧元的利息。金融大鳄索罗斯日前公开指责德国恶化了欧洲债务危机。他说,“正是德国袖手旁观,不愿意帮助陷入困境的国家,才使希腊危机恶化,并蔓延到整个欧洲。”索罗斯强调,只有德国改变政策,支持建立欧洲债券,才能避免不可估量的损失。欧洲其他国家媒体也批评德国,称德国从欧元区的建立中获得了最大好处,通过消除汇率的波动,降低了贸易的交易成本,德国的实体经济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
稳定人心
本次法德峰会短期对促进经济效果不明显,但对稳定人心还是有积极作用的。目前,法德经济仍占欧元区50%以上,而且之前建立的欧元稳定基金资金充裕。至于市场最期待的发行欧元债券愿望落空,也是意料中事。因为此举意味着德法的财政负担将加重,其间最大障碍在于,如何说服德国放弃自身优质国债,用自己的信誉去“贴补”问题国家。并且,欧元债券发行后的偿付还涉及更为复杂的各国税率等一系列问题。既然这次指望不上“他救”,那么欧元区债务国唯有在今后通过减债和提高实体经济竞争力的方式,谋求“自救”的出路。而针对整合欧洲财政,专家就比较谨慎,首先,德法两国的倡议尽管举足轻重,但要其他15国在2012年秋季前“敲定”极为不易,因为各国利益不同、立法程序长短不一。《欧盟宪法条约》的几次波折已经提供了反面样板。其次,许多重债国家如今超标严重,节支计划遇到强烈抵抗,应付当务之急已是力有不逮,要从机制上“翻新”,殊为困难。再次,就算“经济政府”形成,这也是一个委员会性质的监管机构。它是否具备约束力,又有多少决策力和协调力都要打问号。它的权限、职责如何界定,能在多大程度上干预各国财政预算的确定和减赤计划的落实,对“违规”国家应该进行何种警告和处罚,也都是现实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新总裁拉加德暗示,欧洲现在一头扎进削减预算的泥潭里,恐怕只能使事情变得更糟,财政调整过快势必伤害经济复苏和恶化的就业前景。
“危机峰会”能否化解欧债危机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