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郭美玲的“郭美美事件”到今日卢星宇的“中非希望工程”项目,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在网络上反映了违背民意的两个很有影响力的“富二代”事件,从质疑到查清这个过程,将会对社会管理产生良好效应。网络民意的凸显,一方面在于网媒的发展、公民意识的成长,另一方面更在于执政者对于网络民意的日益重视。 依托互联网的大平台,网络问政风生水起,网络监督亦风起云涌。传递民意,建言献策,正在成为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表现形式。网民普遍认为,从胡锦涛总书记与网友在线交流到温家宝总理通过网络问政于民,网民问政议政蔚成风气,创新民主形式,诠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彰显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巨大进步。网络与政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政府通过网络可了解民情民意,传达政府的精神和意图,反馈和通报各级政府和部门处理问题的信息和意见。宣布重大灾情和重大事件,加快信息传播与交流,提高办事的效率。民众可通过网络向政府随时随地的非常直观快捷的反映对政府各项政策执行意见,举报各种不良现象,检举揭发各种犯罪事实,监督各级政府的工作和官员的执政形象。
在相对虚拟、隐秘的互联网上,很多人平时在现实社会中不敢说、不方便说的话与事,往往都能原汁原味地展现在各级政府官员面前。这些海量、及时、真实的网络原生态信息,不仅使中国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与扩展,同时也对各级政府的执政方式与智慧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为能不能获得真实、高效的社情民意,能不能积极参与、影响并引导网络民意,并与之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不仅直接关系到政府官员能不能打赢信息战,更是直接考验着一个党与政府的执政能力。正因为如此,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机关开始日益重视互联网的作用。 虚拟网络世界再为美好的东西,只有最终在现实世界中得到对接,才能更多地展现其内在优势与魅力。在如今这样一个日益网络化生存的时代,各级政府官员不仅要积极顺应这个时代潮流,更多利用互联网去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更要逐渐将这种科学、优秀的运作模式明确化、制度化、纵深化,使网络民意最终在现实的公共决策和政策执行过程中有效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