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苹果引发的运营商大战正在升级。
业内传言称,因为iPhone,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600050,股吧)居然已经把官司打到了国资委,一个指责联通阻挠中国移动向苹果公司引进iPhone;另一个则称中国移动在没有与苹果公司签订合同的情况下故意引诱联通用户离网。
熊熊战火中,一向自诩把控全局的中国电信运营商们,破天荒地落到了弱势地位。
2009年,一项为期三年的排他性独家销售iPhone协议让联通在3G上赢得先机,使中国移动落入失去未来的险境。
对联通来说, iPhone帮助其一改之前移动一家独大的弱势地位,其iPhone用户中有七成左右来自竞争对手。而对中国移动来说,一方面面临着话音和短信流量增长速度急速放缓的困境,另一方面又被联通借iPhone逐步蚕食高端商业用户和年轻人市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两家运营商同时引进iPhone,那么对联通来说应该是一个悲剧,中国移动会把那些原本可能进入中国联通网络的高端用户抢走,相对弱小且已经为苹果付出巨额代价的联通则可能功亏一篑。
而跳出双方的是是非非,重新审视这场苹果之战,会发现,中国的移动运营商们正陷入一场自我流放的游戏,在此过程中,其曾经的规则制定者的身份正在被自己终结。
目前,全球运营商都深陷“增量不增收”的漩涡。国内三大运营商也面临着同样的窘境。
在2G时代,运营商的业务相对稳定,盈利手段简单明了。通话不足一分钟按一分钟处理,一条短信即使只有一个字也需按规定付费,说一不二的优势地位尽显无遗。
然而,如今运营商们将市场的话语主导权交给了别人,未来市场客户的选择完全依赖于终端的优劣。苹果是否青睐,居然有着决定运营商们命运的效力。
这种变化固然与3G时代的特点有关,在移动互联网的流量时代,用户对于流量业务更加容易把握,传统业务受到严重挤压,运营商的旧有经营模式已经无法继续。因此,运营商在产业链的核心地位也悄然发生变化。作为应用承载的基本通道,一台终端就可能改变竞争优势对比。
但运营商完全依赖单一终端和应用是不明智且危险的。
事实上,联通2010年财报显示,其净利润下滑59.7%。其中3G终端销售亏损也就是3G手机补贴成本为31.7亿元。联通的“前车之鉴”说明,一旦所有运营商都正式引入iPhone,只能出现争相为苹果公司“打工”的局面。
面对苹果,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们应该往哪里去﹖ 苹果大战还将持续到几时?
运营商要改变命运,必须做出与时俱进的战略转型。事实上,在中国的电信环境下,运营商们可做的事情还很多。畸高的通信成本,屡遭诟病的信号质量,薄弱的3G服务,待掘的移动互联金矿,与这些实质性的服务相比,运营商们打破脑袋抢苹果,倒有些舍本逐末的味道了。
一个苹果引发的大战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