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减速还不如让百姓安定
-------因为运输严重不足的原因就是全体老百姓都在运动;
如果能使老百姓就近安居乐业,中国的运输量就已经满足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最大的国策应该使各级政府使老百姓安定下来!
文/汪华斌
今天在铁路局工作的朋友告诉我,说国务院正式决定开展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同时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对拟建铁路项目重新组织安全评估。这是对“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深刻反思,也是对我国铁路事业健康发展的举措。他说这虽然对我们的运输能力有影响,但运输安全性却高了。我说其实中国的根本问题并不是运输能力问题,而是中国人都在运动的结果。正因为如此,高铁减速还不如使老百姓安定;一个老百姓安定的社会,自然我们的运输能力也就够了。
看今天的中国人有几个安定,13亿中国人有12亿都在运动。这不是戏言,而是中国社会的真实。因为我们现在的社会实际安定的不到百分之二十,而这里面还有百分之十的人是用公款在运动;剩下的百分之八十的人全部是自谋出路者,几乎全部是在运动中求生存;他们有的是在运动中就业,有的是在运动中经商;总之自谋出路的老百姓是百分之百地在运动。就连就近就业的老百姓也需要运动,因为短途运动也是运动呀。如我们现在任何单位同样还是有自己的住房,但自谋出路的老百姓却没有分配住房的可能;因为这些住房除了领导就是单位的正式员工,所以即使在就近就业的老百姓同样因为没有住房而需要运动就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已经有13亿套住房,却还是绝大多数老百姓没有住房的原因。
为什么今天的中国人全部在运动呢?核心问题是我们今天的各级政府不管实体经济的原因;在这样的社会,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人是吃全民所有制的饭;而这些人虽然是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就业,但依据不同的身份决定了这些单位还是少数人是安定的。首先是这些单位的官员或高管们,他们虽然有单位的住房;但他们却在用公款使自己上班时间运动。因此这是全民所有制单位上班运动的群体,他们甚至是国内外的经常性运动。其次是到这些单位来自谋出路的老百姓,他们的身份几乎等于临时工;所以这些人因为单位不安排住房,所以这些人是上下级运动;这也是我们现在城市上下班越来越困难的原因。因为就业者的住房需要自己解决,而单位附近的住房又与老百姓无关;自然上下级需要运动。我有个学生做了个调查,发现现在上下班住单位小区的人是逐年减少;如有个工人村小区里面原来是百分之百的单位员工,而现在竟然只有不到百分之四十;因为现在的住房是自由买卖,所以住单位住房的并不等于就是单位员工。结果使什么,使上下班步行的人不到百分之四十;而其它百分之六十的人上下班依然还是运动,这就是运输能力越来越不能满足的原因;因为自谋职业的老百姓还需要自谋住房,从而使老百姓即使是就近就业也是在运动。当然绝大多数老百姓却是全世界流动就业,这才是中国高铁运输也紧张的原因;因为老百姓流动就业,结果老百姓的全家人都运动;这中国的运输能不紧张吗?
为什么中国的老百姓全部是全世界流动就业,这主要是我们的各级政府将老百姓改革成为自谋出路的人;而同时我们的各级政府并不培植集体或国有的经济实体,结果就使得没有在政府、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的人全部自动成为了自谋出路者。这些人基本上是在全世界流动就业,因而自己的户口与就业没有关系;而且还是自谋住房的人。由于我们社会自谋职业的人都是流动就业者,所以工作不固定是这些人的工作特征。今天这里有工作就向这里流动,明天那里赚钱多就又向那里流动;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社会的基本建设投资越来越多,可我们的运输能力永远不能满足;因为一个绝大多数人在流动的社会,这流动效率应该有多高。当然这也是我们社会自谋出路者永远到处赚钱,可最后实际却只增加了运输部门的效益;因为运输成本使大家没有了效益。正因为如此,很多老百姓都希望能在当地固定就业;这成为了我们社会老百姓的共同诉求。
如果我们现在的所有老百姓全部在自己的户口所在地有自己的固定工作,而且收入水平还比自己到处流动就业高;我们老百姓能到处流动吗?如果老百姓不流动,我们社会的运输能困难吗?试想如果我们的八亿农民全部就近就业,我们的农民工能没有住房吗?我们社会的运输量是减少十分之八,这难道还能运输紧张吗?
别看今天的中国人永远在运动,可喜欢运动的人却是极少数人;也就是说除了公款运动的人外,绝大多数老百姓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安定;根本厌恶了运动。我们是为了满足运输量而发展高铁,结果不成熟的高铁给我们社会带来灾难。然而为什么运输量不足,难道真的是我们社会运动才产生财富吗?根本不是,运动使老百姓的财富减少;这才是我们社会的本质。如果我们的各级政府能使老百姓安定下来,我们社会的运输量是不是就能满足了呢?而老百姓也能减少运输成本和安居乐业,这难道不是老百姓期盼的吗?正因为如此,政府使高铁减速还不如使老百姓安定;这才是老百姓最希望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