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开放平台:开发应用必不可少的四大要素


  Q+来了,我们都准备好了吗?无论你目前是网络平台运营商还是应用开发者,都必须考虑一下这个平台会带来的变化。我认为,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些开发原则:

  1、平台自己怎么想?开发Q+应用不是“饮化腾血,食企鹅肉”。应用必须为QQ用户服务,有利于QQ已经积累起的数亿的QQ资源和QQ社区。

  2、平台的用户想要什么?必须将用户定义为QQ用户:“一位QQ用户会在QQ上使用什么应用?”

  3、你为平台用户做什么?应用具有什么独特性?凭什么让人会下载使用?

  4、你向平台用户或者平台索取什么?不用说,你用什么方式收费?

  5、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实现一个应用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这个路径是怎样的?需要用几个步骤?需要多久?

  当然这一切基于一个前提——6、你有什么?技术、人才、创意、钱,你具有什么?

  遵循这样的原则,我们可以从四大方面来规划我们的Q+应用产品:

  一、情景分析

  Q+乃是一个跨平台的应用,我们应该将应用定义为适合移动的应用。与以往桌面系统开发不同,移动终端屏幕有限,使用的情形也有诸多限制。这给我们带来的改变是我们要随时问:这个功能是否必要?用户在这种情况下是否会使用这个功能?哪些功能可以去掉?

  在移动通信领域,情景分析法早已使用,早期在通话套餐、短彩信套餐的设计中采用。具体分析方法是:穷举应用可能使用的场景,然后分析什么类型的人(必须是QQ用户),什么样的情况,在什么条件下,什么时间点,会有何种需求,会如何使用应用。按照这样的分析方式,我们会发现许许多多功能是不必要的,预设的许多需求是荒谬的。

  二、社会化

  Q+首先就是一个社会化的平台,如果忘记QQ,那么Q+的一切应用都没有太多意义。对于Q+而言,应用是社会化的应用,是QQ用户的应用,应用中必须有QQ好友互动的元素。

  Q+应用的学习对象是Facebook。例如Facebook中高居2011年应用榜首的CityVille这款社交游戏,它的的前身是FarmVille,是开心农场的原型。CityVille在偷菜概念上升级,用帮助好友摘菜替代了偷菜,类似游戏曾经在国内风靡。

  社会化是什么?是好友间的互动,这样可以提升用户之间的粘度。

  三、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必须建立在有用的基础上,没人用的应用不存在盈利模式。同时我们要看到,不同的用户定位,不同的用户量的盈利模式设计都有很大的区别。应用的盈利模式不外乎以下几个大分类:

  1、应用使用费。安卓平台上的名片全能王是我非常赞赏的一款应用,如果这款应用能在扫描名片的时候将手机通信录与QQ好友结合起来,我一定愿意支付使用费。

  2、广告或者植入式广告。如果山寨CityVille为中国的城市,那么楼宇上的广告牌、店铺里的商品、游戏中的道具、格式化的对话都能成为良好的植入对象。

  3、佣金:应用如果能为电商应用或者电商平台导入用户,那么佣金会成为一种盈利模式。

  4、会费:如果做一款阅读应用,例如开一个在线的武侠小说出租店,那么会费一定是最佳盈利方式。

  移动与互联结合,盈利模式变得更为复杂。资费模式与广告模式融合,单端收费与两端甚至多端收费融合。

  四、推广方式

  有过平台电商经验或者电商类平台运营经验的人都知道,完全依赖平台流量和口碑传播的推广方式都是不靠谱的。在安卓、苹果应用推广中,我们发现,让用户下载安装是一件非常令人头痛的事情!QQ对于应用开发者的一大帮助就是解决了下载易用性问题,但是绝对不能完全依赖腾讯。

  推广手段无外乎以下方式:预装激活后与Q+捆绑,通过Q+平台推荐下载,通过手机浏览器导航,通过手机应用平台下载,通过网站推荐下载,通过短彩信推送等。

  在推广中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是:用户为什么要用?用什么方法引导用户使用?用什么方法让用户一直使用?(文/宁哲网络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