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的原始形式是物物交换,因为没有发明货币,交换之物本身就充当货币职能,即物品与货币同体。随着货币的发明,便开始了用货币充当等价交换物来购买商品了。
货币的使用在一个国家之内尚可以顺利控制,但国际贸易也采用货币结算,问题就层出不穷。因为贸易双方的结算不但是货币支付的问题了,更有汇率的问题。因汇率之争愈演愈烈,已经到了强卖强买的地步了。
中美之间的贸易之战本质是阴阳彼此消长的过程,阴阳互根,谁也离不开谁。中国利用廉价劳力大肆出口商品,导致美国制造业萎缩,萎缩后只能输出美元,而中国得到的就是一堆美元而已。中国由此积累的庞大外汇储备还面临着日益缩水的威胁。中美贸易之所以到了如此艰难的地步都是因为丢弃了贸易的本质即物物交换。
假设令中国出口商品换取的外汇不上缴、或者只许换回等价的美国货,中国也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的担忧;再假设美国进口商在进口中国及它国货物时,也必须同时出口等值的美国货作抵冲,美国也不会出现制造业萧条的危机。
这样,物物交换不但保证了世界供求关系的平衡,也保证了各国货币的稳定。
同理,不采用物物交换的贸易模式,就会因各国国情不同,造成贸易的顺逆差。贸易既久,必然百病丛生,美债违约也是车身为车头付出的必然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