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月下旬开始的股市反弹行情,经过三个多星期运行,现在正进入一个较敏感阶段。一方面,目前股指距离不少人认定的3000点目标位还相差较远,各板块的反复轮动也表明行情似乎并没有走完。但另一方面,股指明显受阻2850点一线的阻力,在此形成了一种来回拉锯的整理格局。接下去的行情是进一步向上,还是就此展开调整,甚至开始回落,各方面分歧不小。
在笔者看来,作为股市超跌后的反弹,大盘从2610点上涨到2825点,幅度为8.24%,应该说不算太小,已经基本实现了一般意义上超跌反弹所能够达到的升幅。相当多的技术指标早已经摆脱了底背离的状态,有的现在所处的位置还不低。因此,如果没有外部市场环境改善,股市要在这基础上进一步有较大上涨,恐怕较难。
当然,很多人之所以会看好后市,也是相信外部市场环境将发生变化有关。时下一种比较认同的观点是,通胀已经到了头部,很快就会回落,因此调控可以有所放松,这样股市的资金供应就会得到改善,人们对上市公司盈利的预期也会好转,上涨行情也就来了。这样的推导富有逻辑,也能够自圆其说。问题仅仅在于其前提是否存在,也就是通胀会不会真的在6月份见顶,以后开始回落?
日前公布的6月份物价数据,虽然不能说有太多的出人意料之处,但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上述推断的前提。这倒不仅仅是因为当月的CPI涨幅是6.4%,要超出先前市场一致预期0.2个百分点,更因为从环比来看,同样是较前个月的涨幅要大0.2个百分点,达到了0.3%百分点。这意味着新的涨价因素增加了。如此一来,还能不能想象从7月份开始通胀将快速回落呢?显然不可能。
问题还在于,6.4%的通胀使得目前的银行储蓄负利率又进一步扩大到了2.9个百分点,这令人震惊。所以,也就有了央行官员的表态:控制通胀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如何控通胀呢?无非是动用数量工具与价格工具。老实说,现在市场基准利率早已经超越了银行储蓄利率,所以升息除了能够缓解负利率外,抑制通胀的作用并不明显。于是央行官员日前进一步表态:控制通胀,有时数量工具比利率工具更有效。相信大家都能够读懂这表态背后的潜台词。显然,短期内通胀还是会处于高位,调控也不可能松动,所以影响股市的外部环境还难以发生什么大的变化,股市也就不太会有大幅度上涨的机会。
回头看一下最近几天股市的行情,虽然题材并不少,但是操作空间并不大,成交量也没有能够保持持续增长的格局。显然,做多能量在此已经有所消散,股指也就失去了大幅度上涨的基本动力。现在能够对行情构成支撑的,应该说主要就是人们对于中报业绩的预期以及调控节奏发生变化的想象。不能说这种要求与想象是没有道理的,至少它们的存在会极大地抑制大盘回调的空间,但是光有这样一些因素,要能够很快地股指推升到3000点以上,现在看来并不现实。目前的市场格局基本上还是处于一个小区间震荡状态,2850点阻力很大,向上突破的时机未到。
其实,超越了温和状态的通胀是经济的大敌,面对时下似乎越来越浓重的通胀阴影,调控不可避免,经济不可能不受到拖累,这个时候谈论股市会走出大行情,恐怕不合时宜。
通胀不散股市行情难好
评论
编辑推荐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