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打黑”第一案很给力
江德斌
今年4月底,重庆警方宣布将“像打黑除恶一样治理食品安全案”。昨日,重庆“食品药品安全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的首例刑事案件宣判,两名制造“毒血旺”的商贩分别被判处5年和4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5万和18万元人民币。(据6月9日中新网)
重庆“食品打黑”第一案的宣判,令公众感到很振奋,很给力!两名违法加工“毒血旺”的不良商贩,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以重罚。这是重庆在食品领域发动“打黑风暴”行动后,所做出的一个典型判例,相信这次重判,将对不良商贩起到儆戒效应,为肃清食品药品领域的乱象,铺垫出一个好的开端。
在以往的食品安全事件中曝出许多问题。“九龙治水”的架构不合理,管理部门常常互相推诿不作为,日常督查不够,事后介入又太慢,遭到民众和舆论的不满。而对于不法商贩的处罚力度偏软,大多是没收问题食品,或者轻微罚款了事,不仅起不到惩戒目的,相反是在鼓励他们的违法行为。再者食品药品领域的整治行动每年都有,但往往只针对少数类别,却无暇顾及全局,也导致按下葫芦浮起瓢,安全事件此起彼伏频频上演。
为了打好这一仗,重庆公安局专门组建打假总队,下设食品药品犯罪侦缉支队,集约刑警、经侦、治安、网监等警种上万名警力,集中开展打击药品、食品安全犯罪。同时警方会同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多个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以协调各部门关系,整合监管、执法资源。工商部门亦建立起有奖举报制度,举报“问题食品”最高奖10万元人民币。并且对于严重的食品、药品安全犯罪者加大处罚力度,彻底剥夺犯罪分子非法获利和再次犯罪的资本。
从实际操作来看,这些措施改变了以往的执法不力、处罚太轻的问题,对食品、药品犯罪分子已形成威慑,不少商贩迫于打击压力,纷纷主动交出问题货物,以求宽大处理。而且从4月26日开始,重庆公安局已接到千余条举报线索,显示民众对“食品打黑”行动非常支持。目前已经有多起问题食品案件被破获,相关犯罪嫌疑人亦落网。重庆警方还将探索机制化、常态化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以遏制高发的食品、药品安全势头。
公众对“食品打黑”普遍寄予厚望,希望能借此肃清食品、药品领域的安全问题,还百姓一个放心的餐桌,不再因食品问题而提心吊胆,给民众一个健康安全的保证。当然了,“食品打黑”第一案只是开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将有更多犯罪分子受到法律惩罚,希望他们的下场,能警醒那些经营“毒食品”的违法者,不要再铤而走险。民众亦希望“食品打黑”能常态化,让每一个违法者都受到严惩,方能遏制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2011.6.9
新闻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fz/2011/06-09/30983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