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2010,来吧2011


2011新年贺词(删节版)
《别了2010,来吧2011
——从深圳到北京
2010年大事记
每逢新旧之交,我总会写下点什么,以挥手过去,迎接未来。这多是一时感情的宣泄,没有发现自身的漏洞和不足,但终究是有收获,因为总结,总结事情、总结思想和自己埋藏了很久很深的感情。记得09年农历新年来临时,我写了一篇《别了2009,来吧2010》,阳历应该在2010年2月份,现在想起来动手总结过去一年的人和事,和这一篇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新年贺词有关。我想把它常规化、制度化下去,以后每一年的新年都记录一下,以示纪念。
2010年对我来讲,具有传奇色彩和人生的重大意义,有的意义或许现在并不能察觉。先来看一下2010徐新豪的大事记吧。
1月9号——10号,在深圳参加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笔试。
1月26日——31日,接到通知,同杨林荣、蓝花一道从海悦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调往盐田,筹建盐田区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2月1日——2日,搬家到盐田沙头角。
2月13日——2月18日(农历大年初四),在老家(河南原阳)完成定亲。
2月21日,春节后第一天在盐田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上班,得知2010年考研笔试成绩,英语61,政治63,专业课一121,专业课二128,总分373。
3月底,向机构、深圳市妇联及盐田区妇联正式提交辞呈。
4月上旬,北京,参加社科院研究生院复试。
4月15号——17号,正式离职。
5月1日,在老家举行婚礼。
3日——7日,上海,新婚旅行,参观上海世博会。
6月底7月初,在老家参加农业劳动
8月,在老家闲居,学习小型车驾驶
9月4号——6号,奔赴北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
10月,回老家度过国庆,并参加同学婚礼。
11月,参加同学王伟婚礼。
12月,社科院研究生院上课、写作业。
变幻莫测的人生
如果以对人生影响比较大的事件为标准,那2010年有三件大事:辞职、结婚、求学。这三件事没有确切的发生先后的时间顺序,是交织在我2010年的生命中的。希望能够把这三件事说清楚。
有的人一辈子可能换几份工作,对这些人来讲,辞职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而有的人一辈子只干一份工作,对这些人来讲,辞职有些难度,甚至生命攸关。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作为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从事社会工作,在现在这个时代,对于一个刚毕业就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来讲,是一种幸运,因为有不知道有多少应届毕业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然而作为一个找工作幸运的人却觉得自己并不是在所有方面都十分幸运。我在没有结婚之前一直觉得自己在感情(爱情)方面不成功,现在看来是十分狭隘的想法,结婚对于一段感情而言就是唯一成功的标准或者成功的标准吗?很显然不是。追求自由的人这样认为。但是在没结婚时我却认为这是感情成功的唯一标准。当时心里很害怕,于是无论如何也要成功,为了成功可以放弃所有。很明显,我是一个感性多于理性的人。在年少时,我想过一辈子不结婚,后来遇到了我现在的爱人,又决定非她不娶,现在又有了结婚并不是感情成功的唯一标准的想法。这是一个思想发展的脉络。我也预想过失败的情景,我一个人留在深圳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可能是几年,或许是一两年)后,我仍然会随便找个什么人结婚,然后有自己的家庭,然后像其他普通家庭一样生活,一样有曾经美好的回忆……但是我没有,我始终坚信着自己的目标会实现,可能这种坚信是夹杂着犹豫和怀疑的坚信,但终究在今年国际劳动节的时候,我结婚了,和心爱许久的人,这是幸福。而为了达到这种幸福,我自认为自己付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辞职。
原来一直有辞职的打算,因为我希望自己的爱人能够跟着我,这样比较符合现时的价值观,但事与愿违,在强大的社会舆论下,我决定放弃。可是放弃总得为自己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吧。对于一个农家子弟,在众多的亲友帮助下才完成大学学业的我,找到一份略微超过糊口水平的工作后是不应该轻易放弃的,为了还债,为了辛苦操劳多年的父母,为了弥补在求学期间没有能力给他们在中秋节时买一斤月饼的耻辱。读研究生是个不错的理由。
之前,2008年有过一次考研的经历,知道它是怎么一回事儿。当时觉得那是有钱人的游戏(现在也部分的有这样的观点),于是决定再不考研,南下深圳后,看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并决定把与自己相爱的人带到这个年轻人的天堂。但是发掘与自己相爱的人也承受着这个社会强加给她的强大的社会价值观和舆论的痛苦时,自己动摇了,最终选择回家与她成亲。自己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尽管不知道别人是否这样想。在做出这项决定的时候同时为自己找一个理由,一个不错的理由——再次求学。所以有了下面一些列的动作。
历史是由一系列的偶然组成的必然。这样看来,我没有逃脱这个宿命。但是让我感慨的是,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这是一个充满了变数的世界,这是个变幻莫测的世界,充满了变幻莫测的事情,人生是变幻莫测的人生。从决定不再考研到决定在深圳安家、从对爱情婚姻看法的变化到一系列重大决定的做出,充斥了变幻莫测。原来根本没有想到的事情接连的发生了。原来……….怎么会这样?没有想到,没有想到。
现在,又有谁会知道接下来的人生岁月会发生什么呢?先知可能会知道,算命先生可能会知道。我的2010年啊,你是如此的美丽,因为变幻莫测!因为不知可!
年少时的梦想
多年以后,我们会回想自己年少时的梦想。在一次政治课上,吕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治课老师)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我自己的感觉是到我这个年纪(40多岁或者50来岁)时,回想自己的人生轨迹时,发现我们人生中可能换一份工作又换一份工作,可能做的还很好,但是最终会发现自己只是在自己年少时候立下的梦想身边徘徊。”我不知道她说的对不对、是不是相对真理,但一定是经验之谈。我想她也一定和其他同龄人交流过类似的想法吧。我想到自己年少时的梦想,是什么呢?我在读中学的时候(15岁左右),遇到一位好的语文老师,从那开始我逐渐学会了写日记,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并且对写作开始感兴趣。记得当时他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在黑板上写了一句“无志常立志,有志立长志”,记忆犹新,尽管这位老先生已经不在了。那不久之后,我觉得自己应该成为一位作家,并为之努力。特别是上了高中接触了鲁迅的作品,接触(读)到几本文学名著,如《忏悔录》、《茶花女》、《猎人笔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加上自己爱写日记、高中语文老师也比较看好我的缘故,更觉得自己将来可以成为一位作家。这个梦想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不那么显著了,可能是伴随着高考抑或其他。
10多年之后再看这个梦想,或许吕静老师说的对。在大学里,我竟然出了一本书,虽然是合著,虽然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的质量有待提高的处女作。工作期间,我竟然发表了两篇文章,虽然是合著,虽然只是和专业相关。不知道从前的梦想如何在现在的生活里起作用,但我肯定它是潜移默化的在起作用——我现在仍在写作,这一点不可否认。
上个月的时候,网上风靡一时的电影《老男孩儿》也让我感慨良多。不仅因为是80后集体回忆之一,这样的集体回忆还有不少,如《李雷与韩梅梅之歌》等。除了对主人公既现实又搞笑的事件和诸多像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往事印象深刻,其中主题曲歌词中有一句歌词是“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同样印象深刻。梦想,每个人都有,都曾经有,或者一直都有。但是,最后有多少人能够实现呢?都中了“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的魔咒吗?
我又想到一句话。本学期有一门课程名叫《社会组织管理》,授课老师叫葛道顺,本学期的最后一节课,他说:“一个人,多年(2030年)只干一件事,那么肯定会成功。”我觉得其实不用2030年,现在或许只需要10年,只干一件事就会获得比较大的成果,因为大家都比较浮躁、比较容易抱怨。为什么我不是固化的什么“二代”?为什么我要遭受改革带来的危机转嫁?为什么是我而不是他人?
那么现在,曾经的梦想是困扰了自己发展还是一直成为自己发展的动了呢?不好说,也许现在是为了多年以后成就梦想在积累,没有长时间积累就不可能成功。也许仍然徘徊在自己梦想的十字路口,不知所措。曾经抱怨,为什么没有人指导我学习,以至于我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而导致自己近视?现在还抱怨么?有什么用呢?可能太多的人抱怨导致《不抱怨的世界》畅销。不管怎样,我在想这件事情,并且觉得应该正视这件事,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怎么解决自己曾经的梦想呢?没有想好。所以下面一个话题,困惑了我一段时间,或许和这个曾经的梦想有关。
关于退学
对我来讲有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事情。我第一个初三时,和几个同学跑到嵩山少林寺游玩,当时写了一幅字留念,写什么呢?那个写字的人想了想挥毫写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祝学业造成!”造成讽刺意味的不是前面那名句,而是后边那五个字。这是发生在1996年的事情,时隔14年,我竟然还在上学。有时候回家,发小取笑我,“你还没有上够呢?!”我无言以对。
记得今年4月来北京复试时,在火车上碰到美国三位旅行者,和其中一位交流发现,他只有22岁,但已经在攻读博士学位。我26岁,才刚刚叩响硕士的大门!真是又一次无语。前几天看《读书》,其中有两篇文章,一个叫《追问大学学什么》,一个叫《今日中国的大学与大学教育》。前者是对薛涌的《北大批判》的书评,后者是周有光、马国川的对话录。当中谈到了大学教育、大学精神、高等教育改革、中美高等教育比较等等。尝试回答了“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澄清了大学改革应该去“官僚化”而非去“行政化”等等。又一次深感中国高等教育的悲哀。
进一步的深层次的原因,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有关。
更进一步的原因就,与自己的家庭、性格有关。
梁漱溟只是中学学历,但后来他在北大教书。这样没有学历却取得大成绩的人还有很多。但大家说时代不同了。我只是有退学的想法,但没敢付诸行动。我是活在被设置好的生活里。人们总是习惯被设置。这一点,我比较喜欢王小波,他是一个冲破了被设置的生活的人。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真的不知道。
祝福
新年来临之际,随着整理自己过往的过程,思绪一边是清晰,一边是凌乱。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得有失,有失有得。
在过去的一年中,有许多人帮助了我,父母、兄长、爱人、朋友、亲戚等等。在新的一年里,我真心的祝福他们!我爱他们!
我的祖国,在2010年也遭受了重大考验。祝福我的祖国!我常想起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别了2010,来吧,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