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徐新豪

2008年10月-2010年4月,就职于深圳市社联社工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2007年开始从事写作,对社会工作、社会学、社会保障、社会政策、历史、文学颇感兴趣,发表《神秘消失的契丹人》(合作)、《从社工的核心竞争力角度看社工的职业地位提升》(合作)、《对深圳市妇联系统31名社工的调查报告》等,目前求学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MSW教育中心,关注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等。

深圳模式下本土督导的产生与培养


 一、深圳模式

(一)深圳模式的含义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现今的中国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在现实需求和国家主动探索下,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开始试点[1]。深圳于2007年开始构建有中国特色、深圳特点的现代社会工作体制,其社会工作近四年来的发展使其成为全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沿阵地之一。社会工作机构也伴随着深圳社会工作“1+7”文件的出台而蓬勃发展,机构数量不断增多、涵盖领域日渐广泛

社会工作督导是现代社会工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工机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社会工作者素质和职业化水平。深圳...

Read more

小组社会工作游戏带领的几点注意事项


一、社会工作游戏

(一)如何界定小组社会工作游戏

1.小组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也叫小组工作、团体工作或者团体社会工作,由英文social group workgroup social work翻译而来。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传统三大方法之一,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主要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冲中获得小组经验,处理个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行为改变,恢复与发展社会功能,开发个人潜能,从而获得个人成长。[1]

2.游戏。游戏的定义、本质和类型。游戏的定义有很多种,关于游戏本质的讨论和游戏类型...

Read more

每一天,我被社工感动


每一天,我都被大家感动
——向每一个社工致敬
大家都背着自己的电脑上班、下班,我知道大家宁愿不要那补贴的100块钱。大家没有怨言。有的已经背了3个多月,有的刚刚开始。我不知道还要大家背多久。但大家都在默默的支持的中心和机构。这足以让人感动!
大家经常加班,不知道为什么。有时我们会思考自己的工作效率,但有的时候确实是工作比较杂乱、比较多,需要加班。搞一个活动,要求大家提前半个小时到,大家没有提出这半个小时算不算加班的问题,活动结束超过预定时间半个小时甚至更多,大家也没有提出这多出来的时间算不算加班的问题。这足以让人感动!因为大家可能盼了一个星期可以像正常人那样...

Read more

别了2011,来吧2012


别了2011,来吧2012
——这就是我
 
今天是2011年的最后一天,着实有不少收获,有不少惊喜!也有不少伤感。
上午去广州北京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参观,看他们的人员架构图,家庭服务部——谢婉婷。谢婉婷,不是我之前在深圳的同事吗?我知道世界小,是地球村,可是在这里见到之前的老同事还是很有惊喜的。这个地方是什么地方?是胡总书记参观过的地方,胡总书记参观过的地方多了,不过这是他参观过的专业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地方,是对专业和我们专业社会工作鼓励支持的地方。这就是我,有时候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和惊喜。
我的2011...

Read more

我怎样认识经济学


我怎样认识经济学
——《经济学》(萨缪尔森、曼昆)笔记(一)
社会工作硕士徐新豪
写在前面
我迫不及待的下笔记录下自己的思想及过程。一是兴奋原来这就是经济学,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啊;二是怕自己不肯动脑子儿养成健忘的习惯,所以记录下来以便能够更好地被回忆,特别是一些核心的概念、理论。有一点我必须说出来,即自己原来确实不怎么喜欢什么经济学,甚至根本没打算学,没打算了解、听说过它。现在看来,是我的想法幼稚、思想封闭了。对于我来讲,经济学应该算是新东西,因为原来没有接触过,或者说接触确实不是太多。对经济学的不感兴趣说明我对新东西的接受能力或者意识不够好。应该加...

Read more

别了2010,来吧2011


2011新年贺词(删节版)
《别了2010,来吧2011
——从深圳到北京
2010年大事记
每逢新旧之交,我总会写下点什么,以挥手过去,迎接未来。这多是一时感情的宣泄,没有发现自身的漏洞和不足,但终究是有收获,因为总结,总结事情、总结思想和自己埋藏了很久很深的感情。记得09年农历新年来临时,我写了一篇《别了2009,来吧2010》,阳历应该在2010年2月份,现在想起来动手总结过去一年的人和事,和这一篇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新年贺词有关。我想把它常规化、制度化下去,以后每一年的新年都记录一下,以示纪念。
2010年对我来讲,具有传奇色彩和人生的重大意...

Read more

标准伪君子


标准伪君子
(伪君子论)
徐新豪
早知现在,何必当初。既不善终,何又善始?此不善始者之真意乎?戒烟三周而昨反复,如革命之初帝制复辟也,何其悲哀!善始不善终之咒终未破,心实痛之,心烦意乱,苦闷至极,不知以何对。有诗云:
意乱心烦何以故?
真小人而假君子。
忽觉昨是而今非?
佛儒道帝又谁知。
 
君子重义轻利,小人重利轻义,如是说,我是君子;君子肝胆相对,小人阴奉阳违,如是说,我是君子;君子坦荡荡,小人常凄凄,如是说,我是君子;君子善始善终,小人既不善始亦不善终,伪君子或善始或善终而终不能全。君子崇仁义,小人慕虚荣,如是说,我既非君子亦非小人;君子易克己修身...

Read more

发现•理论•眼界


社科大师大讲堂第一期王蒙先生的讲座“关于传统文化的几个问题”,我错过了,但没有错过5月13日第二期大师大讲堂。第二期社科大师大讲堂请来了李学勤先生,在两个小时的讲座过程中,他以“发现•理论•眼界”为题,给广大师生讲述了自己的治学经验、感受和治学的方法。
关于李学勤先生,起先我并不了解,经过介绍和百度,才算有了感性认识,不过,在听完两个小时的讲座后,对先生态度之谦逊、治学之严谨、眼界之开阔、关爱后辈之亲切印象深刻。
先来看看李先生的简介和对他的评价。
李学勤1933年生于北京,是从金岳霖先生,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

Read more

《有点儿尴尬》


《有点儿尴尬》
社会工作刚开始试点,社工们的年青/轻不光用来形容试点时间的长短,也用来形容深圳众多社会工作者的实际年龄。这让一些参加由社工组织活动的社区居民、少年、儿童有些尴尬。
几位母亲带着自己的小宝宝来中心咨询,社工走上前来迎接。“来,宝宝,快叫叔叔。”其中一位年轻母亲对未满三岁的宝宝说。然后其他母亲或者奶奶让怀里的宝宝也叫“叔叔”。三四秒钟过后,稚嫩的声音传出来“夫夫”。似乎母亲突然发现什么地方不对,便问社工:“你结婚了吗?”
社工回答“没有”。
&ldq...

Read more

《站着说话不腰疼》


20967日——610日,北京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办的一个基金会在北京举行一个培训,主题是家庭社会工作,由于深圳市妇联有些人脉关系,便让三个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根据情况报名参加培训,培训费用由市妇联和各个社工机构共同承担。各个机构报销方法、比例不同,因此各个机构派遣的人数也不同。与别的两个中心不同,海悦阳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由两家机构共同来做的,这次培训鹏星报销1000元左右,社联全部报销,鹏星7个人去了4人,社联3人去了1人。“留守”社工在中心继续值着无聊的班,没有家访、没有外展、没有个案、没有小组,甚至没人打扫中心的卫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