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财商:杨思卓主讲电器江湖恩仇录
慧眼看商战,妙语解财商
《解码财商》栏目:杨思卓教授坐客【宁夏卫视】、【第一财经】
2011-06-28《解码财商》:杨思卓主讲《电器江湖恩仇录》 http://url.cn/0Gbsxd
杨思卓:北京大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著名领导力专家。《六维领导力》《制度为王》及青少年读特《进入成人世界的9个密码》等畅销书的作者,以其丰富的管理经验与深厚的理论底蕴成为咨询培训界的导师级人物。
杨思卓:大家好!欢迎来到《解码财商》,慧眼看商战,妙语解财商,我是杨思卓。今天请到的两位嘉宾是:润德兴业机构的田雨农博士,他的研究方向是营销传媒。另一位嘉宾是刘欣女士,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是终端营销女士对博士,谈一谈家电战事。
刘欣:为什么谈这个话题呢?
杨思卓:有这样一个契机,最近国美发生了重大的人事变化,原来的董事长已经离职,新任董事长张大中已经到任。2010年4月,黄光裕向国美电器发函,要求召开股东大会,并提出罢免陈晓。对此国美以强硬的态度驳回,并在香港正式起诉黄光裕。至此黄光裕和国美正式决裂,纵观整个比斗过程,共有两个关键,一是国美董事会20%的股份增发权,二是向股东拉票。虽说如今股东大会成为赢家,但对陈晓来说,事情并没完。
该案例是中国商战史上的一个最活的标本,国美和苏宁的出现结束了一个时代,以生产厂家为代表的产品经济时代已经过度到了市场经济。产品经济的特别界限是以产品为中心,一切按照厂家的计划来。但国美和苏宁的出现,将厂家的权利拿到了商家,刚开始也有激烈冲突,最终厂商退位,渠道从此居覇主地位。
田雨农:黄光裕和陈晓所出现的问题是否与他们个人的性格有关,如何分析?
杨思卓:从九型性格这个角度来看,黄光裕与陈晓是犯冲的。他们都是一个性格,都是权威型的人,我要说了算,所以一直到对簿公堂。他们俩的弱项都是缺乏内部沟通能力和公众沟通能力,两个缺乏沟通能力的人,又是强势型的人,放到一起,根本就不是一个完美组合,一定是犯冲的,所以有了第一个结论:出矛盾是必然的。第二个结论是:陈晓出局也是必然的。为什么呢?出现了矛盾,谁胜谁败,主要看谁占据了优势地位。显然陈晓站在经理人的位置上,而黄光裕站在老板的位置上,老板对经理人,叫做飞机对坦克,这两个干起来,损毁率是1:16,所以没有意外情况,陈晓的失败是必然的。最多黄光裕背上一个镇压、不放权的美名。但陈晓背的名誉则是“造反”,造反从文化上不符合中国人的习惯的。同时那么多老板也在看,将来有一天我出了同样的问题怎么办,所以很多老板毫无疑问的就站在了黄光裕这边,就是过去不赞成黄光裕的,都会出现这样的态度,立场所决定的。很多企业在配人的时候,还是按照西方那套,说职务和能力相匹配,但这只是一个小匹配,这只是一般的常识。如果你再深入一点,或当你是一个真正的老板时,你就知道人和人的匹配才是一个大匹配,而人和职务的匹配仅仅是一个小匹配,不然肯定出问题。
田雨农:杨老师你刚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分析和匹配,分析的很透彻,还想请您分析一下,在模式、格局,这个大环境的压力下,相比他们内部的压力,外部的巨大压力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比如现在京东商城,这种企业的异军突起,是不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杨思卓:那是肯定的,环境越来越激烈,内部矛盾也会加巨。但是这个问题,还会有另外一个方面,环境有压力了,也可能倒致内部更团结,比如日本人侵占中国,原来国共是不合作的,日本人一进来后反倒造成了国共合作。所以我认为环境压力是双面的,还是要把人的问题去解析透。张大中这个人也很有意思,他当初是经营大中电器的,经营的很不错的时候,他把大中电器卖了,卖了36.5个亿,这非常漂亮,颠峰时刻完美谢幕。相对来说陈晓也卖了,连股份加现金有50多亿,但是他继续演出,这演来演去,没到终结的时候就被迫退出了演出,那么张大中会不会重蹈覆辙呢。如果持续在台上演出的话,始终有一天会出问题的,这一点,我认为张大中自己也很清楚。所以他在颠峰时刻完美谢幕,谢幕他干嘛了,他并没有休闲养老,而是进入了另外一个领域,风投这样一个领域,这是很高明的,从牧人变成了猎人,风投就是他的猎枪。
刘欣:从个人感情色彩上来说,张大中和陈晓之间,好像还是有点小小纠结的故事。
杨思卓:是的,当初是张大中要收购陈晓的永乐,后来没有收购成,并且扣了陈晓的保证金,大概有一个多亿,加上卖大中电话,手上大就有了38个多亿。但我认为这个不构成张大中回来的原因,猜想可能是这样一个原因,张大中想用自己后半生这一段职业辉煌帮黄光裕一把。但我现在基本估计的是一个短时过渡的办法,因为权力并没当时陈晓那么集中。黄光裕作为大股东已经考虑到了这一层了,送给你的权力是有保留的,能力加权力才会给力,现在能力假定张大中是够的,我们不怀疑,但是权力不够的话,也同样有点不给力。如果我是张大中的话,就不会接这个事,颠峰时刻完美谢幕。业界这样的案例很多,郭士纳拯救了IBM,然后到了时间,颠峰时刻完美谢幕。奥力拉拯救了诺基亚,颠峰时刻没有完美谢幕,最后被中途赶出场了。如果也出现了重蹈陈晓的覆辙,这将对他的职业生涯,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并且这对黄光裕的个人品牌,也形成一个严重的冲击。
刘欣:张近东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杨思卓:这个就有意思了,我们把张近东和黄光裕作一个比较,他们也符合这两个企业的类型,张近东从九型人格中分析呢,是一个和谐型的人,是第九型,而黄光裕呢是权威型的在第八型,所以你会看到,业界对他们的不同评价。
刘欣:好像看苏宁呢,张总比较和蔼可亲一点,黄光裕呢则比较覇道、嚣张。
杨思卓:所以好像看一个王道,一个覇道。其实我倒不这么看,无论王道还是覇道,最终都要是商道,他要是商人,就一定会有这个本质,牟利的本质。只不过牟利方式会和缓一点,或不和缓一点。比方说和经销商的关系,他们俩和经销商的关系。他们借以发动战争的战略性武器经常会是什么?价格,而价格是牺牲谁的利益为代价的呢?那肯定是产商的利益。那么在一点上,国美和苏宁有区别吗?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大家为什么会得出对黄光裕和张近东现在的结论呢,这叫对比原理,因为国美相对来说更加强悍,做事更加直接。而苏宁则相对和缓,这符合和谐型人的特点,不喜欢与人起冲突。而黄光裕的人格特点,是喜欢做大事,遇到挑战就直接冲上去,知难而上。所以这两个就会有不同,他们的方式就有区别了,而消费者和厂商在看的时候,则是比较的,张近东的这个和缓、王道,是和黄光裕的覇道比较出来的。
如果将镜头从国美、苏宁再拉大一点,大画面。那么你会看到,网商会浮出水面,当他们竞争很激烈的时候,京东商城就出来,并且造成相当的冲击。外商也会进来,百思买,虽然它试水失败退出去了,但是中国这个丰厚的市场始终是在它心中的,如果他真是真心英雄,就还会卷土重来。你还会看到店商,就那些以小店面为主的销售商,也在不断占领市场,尤其是在二三线城市。有没一天可能农村包围城市,当初沃尔玛也是如此。还有厂商,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商建立自己的直营店、旗舰店。这就叫六国纷争,未来这种战局是比较复杂的。
企业家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你是这个企业的老板吗?其实不然,你的这家企业的代管人,是社会利益的代管人。无论是黄光裕还是张近东,你代表的是全体股东的利益,代表的不仅是你个人。所以在看小品的时候,小沈阳说:最痛苦的是人还在钱没了,赵本山高明一点,说更痛苦的是钱还在人没了,我认为比他再高一点的,从认识企业家这个角度讲,是人和钱都在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这是痛苦的。所以你所以你是一个公众利益的代表,5000万以上都是公众的。
最后整个事件看似尘埃落定的时候,又再起波澜,黄光裕的妻子杜鹃出犾后重回国美,对陈晓的旧部展开清洗,陈晓刚在离开国美四个月后,与国美隔空骂战,爆料国美内部诸多弊端,同时张大中从3月9日正式出任国美董事长,一段新的恩怨情仇再现江湖。你说何苦来着,你说挣几十亿、几百亿身家的,为了那么一点点的事情,又去做牢,又去吐口水,又去打仗,何苦来啊,再说就算打仗让部下打去,自己和自己经理人打,不值当。所以继续退回来,吃一堑长一智。这就是解码财商,我认为这个一个境界。
刘欣:杨老师是不是也想给众多的企业家,一个比较智慧的建议,除了做企业还要注意自我修炼。
杨:是的自我提升,自我修炼。当你能够站到第三方角度来看自己的话,你就是一个客观的。当你能站在佛的角度回望自己的时候,你就是自己的佛。当你能站在上帝的角度上俯视自己的时候,你就是自己的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