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基层食品监管队伍迫在眉睫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出,从官方到民间都倾向于“治乱必用重典”,希望通过严刑峻法惩治不法分子,以此来保障食品安全。 然而,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看到,食品生产销售点多面广,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不在于严刑峻法的“恐吓”,也不应该寄希望于大面积的“严打”,而在于加强基层监管。要将食品安全监管落到实处,强化食品安全检查检测,显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可是,恰恰是基层监管人员检测能力不足,让人不能不对食品安全保障投之以狐疑的一瞥。
  其实,看看公布的“非法食品添加剂名单”就会发现,从农药到化工原料,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掺进食品之中,每一种非法食品添加剂出现之后,就会长期为祸人间,很难让它销声匿迹。与此同时,更多的稀奇古怪的食品添加物正在被源源不断地“发明创造”之中。
其次,药品监督局经过10年的发展,出现历史性的倒退:人员老化、退化,基层只重罚款不重管理,由垂管改地方管理后排外心理重,心理不平衡,检测仪器和设备丢失、弃用。这样的队伍和能力如何进行监管?
  非法食品添加剂暗流涌动,有毒有害食品充斥城乡,身处监管一线的基层监管人员认真查过么?答案是没有。如若不信,试到城市的菜市场走走,试到乡村的集镇看看,便不难看到基层监管的真假虚实。试问基层的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到底有多少检测手段,有多大的检测能力?
  一份“非法食品添加剂名单”,就像一面照妖镜,真真切切地照出了无良商家的黑心。与此同时,一份“非法食品添加剂名单”,也让人们清楚地看到,由于基层监管人员检验检测能力极其有限,食品安全的基层监管,差不多形同虚设。
  由于基层监管的缺位,黑心商家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很难得到全面有效的查处;由于基层监管近乎形同虚设,导致食品安全一线监管坠入牛栏关猫的尴尬境地。虽有严刑峻法的震慑,但不法之徒在强烈的利益驱动之下,自然会心存侥幸之心,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图财害命”。
  无良商家的黑心,加之基层监管的缺失,正是当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关键所在。食品安全保卫战的重中之重,应该是加强基层监管队伍建设,强化基层监管职能。在所有的保障食品安全的各项措施中,如果对基层监管缺失坐视不管,听之任之,不管祭出怎样的严刑峻法,神马都是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