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在不经意间被感动着


  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病房内,孟佩杰在为养母刘芳英做康复运动(6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摄

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病房内,刘芳英把医院提供的午餐先夹了一筷子给孟佩杰吃(6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摄

 

     总是在不经意间被感动着。

     故乡临汾是帝尧之乡,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孝亲爱老是这方热土上的优良传统之一。近几年来,临汾市委市政府开展 “爱我临汾、树我形象、建我家乡”主题活动,平阳大地涌现出了很多动人的故事。隰县女孩孟佩杰带养母上大学就是其中之一。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叶健、周蕊报道说, 从8岁到20岁,4000多个日子里,孟佩杰日复一日照料养母刘芳英,任劳任怨,不离不弃。2009年,孟佩杰被距离家乡百公里外的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录取,不放心养母的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继续悉心照料着养母。出生于1991年的孟佩杰是山西临汾隰县人,有着不幸的童年。5岁,生父因车祸去世,生母无奈将其送人领养,不久生母因病去世;8岁,养母刘芳英因病瘫痪,不久后,养父不堪生活压力离家出走,此后杳无音讯。8岁的孟佩杰从此承担起了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每个月俩人就靠养母微薄的病退工资生活;孟佩杰每天在上学之余要买菜做饭,替刘芳英洗漱梳头、换洗尿布、涂抹三种褥疮药膏……  “那时候,她人还没有灶台高,每天就踩在小凳子上生火做饭,不知道摔了多少跤,但从没喊过疼。”刘芳英说,“一开始她分不清各种蔬菜,就自己编口诀‘长长的青葱圆圆的蒜,扁扁的豆角绿油油……’;有时家里没钱了,她就自己出门去找街坊邻居借。”“12年来,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帮我穿衣服、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放学,回家做饭、喂饭,给我擦洗身子、活动筋骨、敷药按摩、洗漱更衣、倒屎倒尿,换洗床单、被褥,再匆匆忙忙去上课;放学回来,匆匆赶回家做晚饭、做家务,服侍我睡觉。每次全部收拾完都得到9点以后,然后她才歇下来做自己的功课。”

    孟佩杰不觉得有特别之处。她说:“我只不过是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

    好一个“我只不过是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她的语言质朴无华,但她的行为却感天动地!作为小孟临近县的老乡,我在感动骄傲之余会在适当时候给她以实质帮助的。我也相信,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400多万临汾人民和3000多万山西人民一定会把自己的优秀女儿孟佩杰推上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