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我接到一个不幸的消息,5年前相识的一位老大哥——山西三维的前任董秘张亚平因病逝世了。虽然一个月以前我专门到北京去看了住院中的大哥,虽然大哥的离去,或多或少我已经提前有了准备,但真当这样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我却真的真的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
认识大哥是在2006年的10月17日,我和同事到山西三维做调研,在他那间非常简陋的办公室里(简陋得甚至没有一台空调),大哥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有问必答、答而必细,这是大哥给我的第一印象。在三维的时间只有两天,但每一个调研事项——去厂区参观、联系杨学英总经理,大哥都安排得仔仔细细,当得知厂里的宾馆已经没有房间,大哥特意要证券代表梁老师帮我们联系厂区内职工开设的招待所,当我们离开三维的时候,大哥又特意交待司机一定要把我送上高速,看着我们搭上回太原的大巴。回来之后,大哥主动要求我把调研报告先发一份给他,反复告诉我,厂里过去的经营成绩不代表着未来,要充分考虑竞争对手未来的影响。既讲原则,更讲情谊,这是大哥深深打动我的品质。
回到深圳之后,和大哥的交流更多的是通过电话 ,期间在2007年初,大哥来深圳公干,没有太多的寒暄和客套,几个月以前的见面和随后的电话交流,让我多了一位大哥,他多了一位小弟,我们的话题更多的是彼此的生活和人生的阅历,大哥给我讲起了在他和仝董、杨总在洪洞郊外那些共同奋斗、奉献青春岁月的日子,从他身上我学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2007年中旬,山西三维换届股东大会,我再次去了山西,这一次看到大哥,陡然间发现他眉目间的忧郁,还记得离走之时,我们惺惺相惜的那次握手,永生难忘。随后的工作很繁忙,但过年过节大哥和我总忘不了互致一个问候,每一回大哥来深圳出差,也总忘不了给我带一些山西的特产,还记得那香喷喷的陈醋和小米,比那世上什么都美味……
其实大哥的病在去年中旬就已经有先兆了,可是他老觉得作为厂里的老人,又是党委副书记,还是上市公司的董事,等把手上的事情忙完再去仔细检查吧,可是无情的病魔等不到大哥去参加他自己精心准备的党代会,他就不得不住院了。而在此期间,整个公司甚至除了卢董和杨总,没有人知道他病了、得了什么病、在哪里住院。上月我去北京,我责怪大哥为什么要瞒着我们,大哥只是淡淡一笑,说:人都要走这一步,不要麻烦别人。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始终为别人着想,亲爱的大哥,你为什么不能替自己想一想呢?!!
还记得上个月去北京医院看望大哥的那一幕,第一眼我甚至没有认出那个已经让病魔折磨得变形的他,当我失声惊叫的时候,大哥只是轻轻地责怪我:小弟,干吗要大惊小怪。大哥仔细给我削着山西带来的鸭梨,一个劲地催促我多吃一点,我后来才知道,那个时候的大哥已经一周多没有进食,只能靠营养液维系了!在病房里,我和大哥似乎又回到了从前,他细声问起了我的工作和生活,当知道我又快要有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大哥开心地笑了……,一个多小时,大哥一边擦着汗,一边和我们开心地谈天论地,这个时候的他似乎已经忘记了病痛的折磨。相聚总会短暂的,当我紧紧抓着大哥的手,告诉他要听医生的话,好好配合治疗的时候,我在大哥眼里看到的是不舍,临出门的时候,大哥说:小弟,我们拥抱一次吧。这是我们第一次拥抱,更是今生最后一次拥抱……,当我走在长长的医院走廊时,我回头看见了大哥仍然站在门口久久地看着我们离去的背影……
回来后,大嫂告诉我,你们兄弟们来看他,大哥开心得很,那也是他那两天精神最好的时候,我知道在这背后,兄弟的情谊给了大哥莫大的安慰。回到深圳,为了帮助大哥减少癌症病魔带来的痛苦,我到处找朋友帮忙开一些止疼药,邮寄到北京,这是作为小弟现在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在上周四,6月9日晚上8点39分42秒,大哥用他的手机给我打了电话,除了感谢,就是对我生活和工作的叮咛,整整12分35秒,但这却是我和大哥的永别!
刚刚我给大嫂发了短信,要大嫂坚强,大哥是一个好人,是一个坚强的人,所以我们也要坚强。衷心祝福大哥一路走好!我一定要去送你这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