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荐书:《战国纵横》
习明明
酷暑即至,炎热难当,立夏之后,白昼加长,终日蛰居家中也不是办法,甚是烦闷,特地向大家推荐寒川子所著的长篇历史小说——《战国纵横》,以打发时间,消暑解闷。
鄙人才疏学浅,不敢妄谈历史,不敢妄论“战国”,惟愿与大家分享读书之乐趣,尤其是读好书之乐趣,共励共勉。
我不是史家,自然写不出寒川子这样的历史小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不能发表自己作为读者的一些读后感想,仅代表我个人的、狭隘的、愚蠢的观点,当然会有偏误,但以寒川子先生的修为,我想即便是南辕北辙,寒川子先生也会一笑置之。
寒川子先生说:“近年渐悟‘朝闻道,夕死可矣’所言之妙,决心以余生寻道觅真”。在下实在佩服,五体投地,因为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下就悟了十年,尚未完全参透,更别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在下愚笨,实在无法揣摩夫子的心境,也不能理解寒川子先生悟道的心情。
有时候想想,以我这么庸俗的大脑参不透也很正常,因为我整天想的就是论文、职称、收入等等诸多俗事,根本就没求“道”,更别谈“闻道”。在下不知“道”,但斗胆猜想一下,在我心中,“道”应该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一以贯之,用夫子的话说就是“随心所欲不逾矩”。看似简单,实则难于上青天,试问当今,有几人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一以贯之而不逾矩?在下愿意做,但难以做。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道之于世俗,犹如鱼之于熊掌,难以取舍,难以琢磨,难以参透。
且不妄论“道”吧,喜欢文史的朋友,也一定读过《明朝那些事儿》吧?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著作,同样是历史题材,在读完《战国纵横》之后,不免会在心里做一个比较,实在是情不自禁,难以制止。我想当年明月和寒川子应该不会介意我的谬论,更何况《战国纵横》的广告宣传语就是“超越《明朝那些事儿》”,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一起。当然,此广告语与作者无关,皆是商家炒作,两书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并没有高低之分。
在我看来,《明朝那些事儿》注重阐述历史逻辑,作者虽然虚构了一些历史情境,但主要目的是为了将洪武至崇祯年间的历史逻辑推演清楚,对官场、政治描写淋漓尽致,简直就是一部厚黑学的专著,让人看完之后拍案叫绝。与此相反,《战国纵横》更侧重于历史人物的内心构想,尤其是对一些细节的描写,甚至是一些小人物的出场,都是个性鲜明、绘声绘色。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动人心弦。部分细节虽是虚构,但又不违背基本的历史逻辑,让人爱不释手、浮想联翩。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是戏说历史,作者采用的语言非常俏皮,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但主要的目的是将明朝的历史铺开,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加以形象描述,一改往日历史著作的刻板乏味,但又不曲解历史,在一些有争议的地方,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叙述得合情合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战国纵横》则更接近于小说、历史演义,更加注重历史事件情节的渲染,作者也加入一些神秘因素,例如对鬼谷子、随巢子的描写,略带一些“夸张”,但恰到好处,引人入胜。
当然了,我也只是简单的做些比较,谈点自己的看法,至于原著如何,这本来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可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