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前说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了不起的农村妇女。她如家乡黄土地般朴实,更如家乡漫山遍野的枣树般坚韧。枣树比较抗旱,需水不多,适合生长在贫瘠的土壤,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且能奉献甜甜的果实,要求的甚少,给予的甚多,母亲正是这样。

 

关于母亲,我一直想写点东西,可又总是不敢下笔,唯恐自己的笔力,不能表达母亲伟大情怀之万一。直至五年前,应一家媒体之邀,我写了一首题为《母亲的灶火》的诗:

 

再一次梦回故乡

还是那间老屋

还是那只烟囱

淡蓝的炊烟袅袅升起

溶进微曛的风里

 

灶前

一炉通红的柴火

映着母亲沟壑纵横的慈颜

看到儿子忽归

她有点不敢相信

一只手紧紧抓着我

一只手一次又一次地

擦着眼睛

 

又是日薄西山时

故乡老屋的上空

又该是炊烟袅袅吧

母亲的灶火

永远燃烧在游子的梦里

 

儿时的生活,记忆中最多的,就是母亲在烧火做饭和做饼子。做饭用的是柴火,做饼子用的是炭火,炭火呢,也得用柴火点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和水一般地漫过。为了供我们兄妹四人上学,母亲以卖饼子为生。

 

这种饼子是用白面做的,里面裹有茴香,在我们当地被称作茴香饼。在当时那种物质匮乏的时代,这种饼子很受当地人的欢迎。我小时候也特别喜欢吃它,可母亲很少让我吃,因为要卖钱,自家人也是吃不起的。“卖盐的,喝淡汤”真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今人对之是难以想象的。记得当时我就经常这样想:将来自己有钱了,天天吃茴香饼子!儿时的想法闪烁着幼稚的斑斓,也有着几分岁月的酸楚。

 

一个饼子能卖一毛钱,利润只有三两分钱。就是靠着这样薄薄的收入,母亲把我们兄妹四人都供成了本科大学生,其中弟弟还是研究生毕业。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一家能出四个大学生颇不容易,所以我们家在方圆几十里都很出名。这都是母亲的功劳,父亲当时在远方工作,工资极低,一年也回不了几趟家。当时,我们兄妹素日和父亲的见面都很少,更遑论其它。母亲一边种地,一边饼子,将清苦的日子操持得有滋有味,将寂寂的岁月经营得有声有色

 

母亲对我们的教育很有一套。长大后我看到这样一个资料:德国著名作家、诗人歌德的母亲教育子女很有一套。在歌德童年的时候,她常常给他讲半个故事,留下后一半,让小歌德接着自己讲。这时候,小歌德凭着自己对前半个故事的理解与对后半个故事的想象,将母亲未讲完的故事继续编下去。日久天长,歌德的创作才华大有增长,青年时代便名扬天下了。我看后很吃惊,因为我小时候,母亲也是这样教育我们的,给我们讲过许多发生在农村的故事,故事呢,也大都没结尾。我当时往往好奇地问:后来呢?母亲总是说,故事的后来她也不知道,说后来的故事就靠你们去编了。

 

从小没上过一天学的母亲,其教育子女的方法居然和歌德母亲的方法暗合:留下“半个故事”,让孩子去发挥想象,创造性地去完成之。这样不仅可丰富孩子的想象力,进而可形成一定的创造力。

 

长期的操劳不辍,使母亲终于积劳成疾,患上了乳腺瘤。幸亏发现早及时切除,大夫说再差几天就发展成乳腺癌了。母亲住院治疗期间,我们兄妹几个整日以泪洗面。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想想母亲的付出,我们都暗自发愤:一定要好好读书,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以寸草心来报答母爱的三春晖。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如今,我们兄妹四人都已事业有成,母亲的启发性教育在我们的身上开花结果了:我们兄弟三人均有畅销书面市,而且颇受读者的青睐。我本人就出版了市场化的书籍25部,算是没有辜负母亲对我的栽培。现在父母的生活很好,在快乐地安度他们的晚年。辛苦了多半生,他们也该好好享受生活了。(刘继兴)

 

 

赵普智答宋太祖:天下何物最大?

中共领导人专车揭秘
明朝皇帝如何调戏“民间少女”?
宋庆龄四次不为人知的哭泣
唐玄宗一生中的三大极品女人
靠牺牲一代女人的胸脯征服匈奴
古人上厕所用什么擦屁股?
清廷的"奶子府"
毛泽东说:"我不做皇帝"
李白唯一没有搞定的女人
一只小鸟同时干掉13名将军
二战美军性感美女招兵宣传画(组图)
宋代女相扑非常性感(图)
历代名人“怕老婆”故事趣闻
天安门都挂过谁的画像?(图)
秦始皇私生子身世之谜
理学家朱熹曾诱奸尼姑
真伪难辨的16种朱元璋像(图)
抱着美女上朝议事的荒唐帝王
历史上唯一一位生母是妓女的皇帝
慈禧太后的手纸和官房
胡适怪论:“怕老婆的人越多的国家越民主”
奥巴马父亲年轻时“风流成性”
世界上十大有名的“左撇子
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