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操作系统从何而来?


      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研发一套我国自主操作系统已成当务之急。但是,自主操作系统应该从何而来呢?
      5月31日,《北京商报》有一则新闻报道,题为“联通呼吁成立操作系统联盟,三大运营商有望联手”,引起我的注意。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联通科技委主任刘韵洁透露,目前,工信部正在动员三大运营商共同推出一个自主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刘韵洁坦言,“应该充分意识到,谷歌、苹果以及微软三家美国公司已占据了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如果仅靠中国的现有企业分别发展各自的操作系统,是很难成功的”。他呼吁,“只有集举国之力,由政府和运营商来主导一套自主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我认为,联通刘韵洁院士说得很对:“只有集举国之力,由政府和运营商来主导一套自主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但是,应该改为“只有集举国之力,在政府领导下,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而把“由政府和运营商来主导一套自主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限定语改为“在政府领导下”即可,不能限定在三个电信运营商的小圈圈。
      根据我的记忆,公开提出“集举国之力”,开发一套我国自主的操作系统,在我们国内还是第一次提出。毫无疑问,这是正确之举。我们应该把“集举国之力”开发自主操作系统当成“国家意志”,动员一切国人,献计献策,团结一心,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近来,永中科技破产事件,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挑战微软Windows与Office的霸主地位是何等的困难,不集举国之力,难以取得成功。开发自主操作系统,成立全国性的操作系统联盟,应当动员中国科学院、教育与众多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不能限于三个电信运营商的小圈圈。在此,我们把话说白了,搞国家的自主操作系统,不能用三个电信运营商的名义向国家伸手要“大钱”;然后再外包给某个企业开发了事,例如:把Android系统拿来略微改动一下,便“大功告成”了。
      现代的(即便是移动)操作系统,极为复杂,不是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