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日评(5.31)
一.欧债危机
欧盟或正起草第二轮希腊援助计划
消息称,欧盟正在为希腊起草第二轮援助计划,此举旨在于下个月发放至关重要的贷款,避免该国面临债务违约的风险。欧盟可能会为希腊提供一项最新的650亿欧元(约合93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这项计划可能包含来自于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附属抵押品贷款,同时还可能包括对希腊私有化计划进行史无前例的外部监管等措施。一位匿名的欧盟高级官员称:“这项援助计划将要求(希腊)为新贷款提供担保品,还将包括欧盟的技术援助,也就是欧盟参与希腊私有化计划的实施进程。”
但是,向希腊提供更多援助资金的计划正面临着来自于德国、荷兰和芬兰等欧洲北部主要债权国中财政保守派人士和民族主义者的激烈政治阻力,这增强了欧盟各国政府通过这项计划的复杂性。据希腊当地报纸《卡提美里尼》(Kathimerini)报道称,欧元区17个成员国的财政部长可能会在下周一召开一次特别会议,就最新援助计划的问题展开讨论,但欧盟委员会发言人Amadeu Altafaj否认了这篇报道的内容,称其为“没有根据的传言”。
希腊国债收益率触及历史新高
昨日,希腊国债收益率触及历史新高,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达到17%,与同期限德国国债相差1387个基点。由于希腊国债风险太高,银行很难为这些债券买到保险,希腊债务让欧元区银行陷入困境。
二.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板10月份或产首单,外企挂牌优先于红筹回归
为保证国际板运行的纯正血统,制度层面可能会对首批国际板公司要求更为严格,以纯外资公司更为优先。此前热议的红筹率先回归可能要让路于外企。
早在2007年,监管层曾有意令境外红筹企业先行回归A股。去年,上海方面也意图促进红筹回归国际板进程。当时,上交所相关负责人曾透露,红筹回归可能会成为国际板的主体力量。根据当时上交所的相关调查,在境外交易所上市的红筹股有407家,符合初定发行标准的只有38家。据悉,上交所曾向中央建议大幅降低红筹股回归标准。上交所测算,按照降低后的标准,可能会有120家公司回归国际板。不过,该观点很快被证监会所否认。监管层虽然不排斥红筹股的回归,但并不倾向降低红筹回归标准。国际板是一个整体,不能因为是红筹公司就可降低标准,有很多公司当初在国内都不能上市才转成红筹企业的。何况红筹公司的海外架构回归需要制度层面的统一认识,反倒不如纯粹的国际公司简洁。德意志银行亚洲区投行部主席蔡洪平亦表示,初期选择外企,执行较高的上市门槛,有益于国际板市场运行。
业内人士估计上半年获批的可能性很大,然后就是各家公司报材料了,快的话到10月份就会有第一家公司挂牌。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谈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现状
5月30日,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透露,至上月底人民币存款已增至5100亿,而今年一季度通过香港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额占全国80%。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香港已经成为内地以外最具规模的人民币资金池。
陈德霖表示,至上月底香港人民币存款比前月增加13%,总量已增至5100亿元,目前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已占香港总存款量8%,其中三分之二是企业存款,三分之一是个人存款。他还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香港人民币贸易结算量大幅增加,通过香港以人民币结算的贸易额,在去年占全国人民币结算额70%以上,并在今年第一季度超过80%。
他表示,人民币大量在香港凝聚,表现出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吸引力,全球企业都愿意选择将他们通过贸易、投资等渠道收取的人民币头寸存放在香港,使之成为内地外最具规模的人民币资金池。
此外,金管局还表示,香港的人民币流通量增加,与内地旅客增加有关。另外还有一些香港人兑换人民币作为储蓄或投资之用,以改善资产配置。
尽管目前香港人民币资金投资出路还有一定局限,但是陈德霖强调,香港已经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人民币融资中心。他透露,去年香港发行358亿元的人民币债券,而今年仅头4个月就已经发行了185亿元的人民币债券,而且发债体和债券投资者越来越多元化,遍及亚洲和欧美各地,其它金融中介业务也大幅增加。
近期外界有人忧虑,香港市面上流通的人民币越来越多,是一种“货币替代”现象。对此,陈德霖表示,香港作为购物天堂,商户为游客提供方便,随着内地游客越多,人民币的使用也越普遍,但商户并没有对港元失去信心,也没有在与本地人交易时要求不用港币而使用人民币。
对于有人质疑人民币存款的上升,为港元将被边缘化,陈德霖则指出,港币增幅与外汇资产增幅相近,许多人其实是以外币存款来兑换人民币,这是一个正常的资产配置行为,并非对港元失去信心而拒绝持有。他还举例指,伦敦多年来已发展为全球最重要的美元离岸中心﹐但这并没有使当地的英镑被替代或边缘化。
三.其他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国际投资头寸表
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30日表示,截至2010年末,中国对外金融资产达到41260亿美元,较2009年末增长19%。
外管局公布的2010年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还显示,中国2010年对外金融负债为23354亿美元,较2009年末增长20%;对外金融净资产17907亿美元,较2009年末增长19%。
外管局表示,在对外金融资产中,储备资产达到29142亿美元,占对外金融资产的71%。对外直接投资3108亿美元,证券投资2571亿美元,其他投资6439亿美元,分别占对外金融资产的7%、6%、16%。
截至2010年末,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占对外金融负债的63%,金额达14764亿美元。证券投资为2216亿美元,其他投资6373亿美元,分别占对外金融负债的10%和27%。
附: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
单位:亿美元
项目 |
2009年末 |
2010年末 |
净头寸 |
15107 |
17907 |
A.资产 |
34571 |
41260 |
1.对外直接投资 |
2458 |
3108 |
2.证券投资 |
2428 |
2571 |
2.1股本证券 |
546 |
630 |
2.2债务证券 |
1882 |
1941 |
3.其他投资 |
5173 |
6439 |
3.1贸易信贷 |
1646 |
2261 |
3.2贷款 |
974 |
1174 |
3.3货币和存款 |
1310 |
1985 |
3.4其他资产 |
1243 |
1018 |
4.储备资产 |
24513 |
29142 |
4.1货币黄金 |
371 |
481 |
4.2特别提款权 |
125 |
123 |
4.3在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头寸 |
25 |
64 |
4.4外汇 |
23992 |
28473 |
B.负债 |
19464 |
23354 |
1. 外国来华直接投资 |
13148 |
14764 |
2.证券投资 |
1900 |
2216 |
2.1股本证券 |
1748 |
2061 |
2.2债务证券 |
152 |
155 |
3.其他投资 |
4416 |
6373 |
3.1贸易信贷 |
1617 |
2112 |
3.2贷款 |
1636 |
2389 |
3.3货币和存款 |
937 |
1650 |
3.4其他负债 |
227 |
222 |
说明:1.本表记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净头寸是指资产减负债,“+”表示净资产,“—”表示净负债。
曲双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兼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