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观察:邮政普遍服务谈


       锐观察:邮政普遍服务谈

   ● 陈 宏

5月29日星期日,窗外细雨盈盈,在坦诚与本真的氛围和语境下,我与一名邮政网友就邮政普遍服务问题进行了通讯交流:

网友:有人说“邮票也几百年没摸过,要用多少价格的都不清楚了”,这不是笑话。寄信的少,亏损是世界性的。同时,以储蓄养邮政不是长久之计。

陈宏:现在难得收到信件了,如何面对寄信的减少,百年邮政更要面向未来,加快改革,改革才是出路。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要以改革求发展、求效益。当前,首先要建立起良好健康的邮政市场,要参照国际经验并充分考虑国情,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同时使邮政的普遍服务功能得以实现。说到世界邮政,可以看看德国。今年3月10日,主要从事邮政和速递业务的德国邮政宣布,第四财季盈利4.87亿欧元,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复苏推动了货运和敦豪速递业务增长。2000年11月德国邮政集团的股票成功上市。十几年前,德国邮政还是一个经营管理水平落后、债务累累、机构冗繁的政府所有企业,经过十多年来的改革和发展,如今的德国邮政已成为全世界最具实力的邮政企业之一。

网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邮政服务纳入到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因为通信、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从前几年起,中国邮政就已经开始感受到外界的压力。但中国邮政三万六千个网点,点多面广。国家邮政局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1-4月东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业务量占全国的达80.7%、79.0%。

陈宏:邮政服务纳入到基本公共服务范围,那么邮政普遍服务收入情况如何?国家邮政局5月13日发布的2010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在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中,函件业务基本稳定。全年函件业务量完成74亿件,同比下降1.7%。包裹业务继续萎缩。全年包裹业务量完成6642.5万件,同比下降8.1%,比上年末收窄0.8个百分点。报刊业务平稳增长。全年订销报纸业务完成171.7亿份,同比增长5.9%。全年订销杂志业务完成10.5亿份,同比增长2.6%。你所说的东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收占比情况是事实,说明中西部发展还有很大空间,的确,1-4月中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了0.4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了1.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了0.3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比重与去年同期持平;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0.2%和9.1%。快递业务虽不属普遍服务,但整体属于邮政,邮政企业也在代理快递业务。

网友:要确保各项收入核算真实、准确和完整。邮政信函,知道如何造量的,邮送广告也是信件的统计,名称叫无址信函,公积金、医保、水、电等账单都是信函,以后会有更多的账单产生。有的作用显然不大,可有可无。

陈宏:邮政普遍服务业务应加强量收核算。邮政信函造量方面,有个精典而古老的例子,就是美国人均年使用的函件数量是700件,近几年金融危机使广告和其他商务邮寄会有所减少,但中国尚不足8件,应该说未来中国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国家对邮政的扶持政策如何?目前全国邮运车辆约5万辆,仅按一辆车一年平均路过1000个收费站算,假设平均一个收费站收10元,就是5亿,这是免缴的。同时,机要车辆购置补助、邮路车辆更新补助也属于普遍服务项目的补助,还有邮政服务网点建设项目等补助和其他补助,同时对县、乡两级邮政局所改造扩建农资配送中心项目,凡符合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条件的,也可申请该项资金补助。此外,还有数额不小的营业税的免征,包括函件、包裹、汇票、机要通信、党报党刊发行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享受免税的党报党刊发行收入按邮政企业报刊发行收入的70%计算,随着企业改革的发展,免费范围还包括代办金融业务、代办邮政速递物流业务。以上这些,都是普遍服务的补偿,其中,仅邮政服务网点建设项目补助资金,全国近一两年估计不下10个亿。不包括邮政专营权、邮票发行权、邮发报刊在全国范围仍占据发行市场的控制权等带来的收入。“十二五”期间,邮政普遍服务发展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各级政府投入力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网友:虽然邮政竞争性业务已分业经营多年,但人员、资产是一笔难以分开的帐。邮政亏损补贴是一笔难以算清的帐,补贴的使用情况真正用于普遍服务恐怕无法说得清。

陈宏:业务上有往来,业务上有交融。的确,国家给了邮政极大的优惠政策,难以计数,不光是现在,历年都是如此,力度更有加大。比如,早在1987年,财政部就下发了《关于对邮电部门所属企业征免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税问题的通知》;2001年国家邮政局致函国家税务总局,请求进一步明确邮政农村支局不需缴纳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问题,国家税务总局以《关于邮政企业征免房产税、土地使用税问题的函》作了函复,给予扶持。关于“免征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营业税”,也是国家支持邮政业发展的重要政策。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6年联合下发《关于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免征营业税的通知》、2009年下发《关于邮政企业代办金融业务免征营业税的通知》、2011年下发《关于邮政企业代办邮政速递物流业务免征营业税的通知》,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意见》等,这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各地都作了转发执行。

网友:这些政策好,我也相信。全国多少乡邮员,他们的收入怎么样,我了解一二。油价什么价,我们也清楚。

陈宏: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邮政收入规模做得挺大的。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传统邮政业务收入已达到千亿的规模。2007年,全国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213.7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90.3倍;实现邮政业务收入967.1亿元,比1978年增长188.6倍。有人认为邮政普遍服务的投入远大于回报,但对网点的扶持政策,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和人民群众用邮环境。但同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是一句空话,邮政企业要彻底摒弃浓厚的“官商”作风来为民服务,也不要用垄断市场的办法来搞企业内部管理,要坚持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努力实现收入增长与企业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同生产效率提高同步。这是对政策的把握。乡邮员当然也值得大家关注。

网友:上次听速递职工说,省里开会,老职工当场哭泣,业务增长了,但他干的时间长了,收入降低了。为什么?我想速递单独投送成本、人员增加了,烧的是汽油啊!

陈宏:邮政速递业务,国家邮政局既然决定是要上市发展,那么会有更多的办法。国家对邮政发展的政策,可以这样说,邮政很多业务交给外面做,都不会亏。代办点、加盟店的发展就是如此。速递、物流,社会公司还能大批存活。我国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的企业超过6000家,年营业额在700亿元、从业人员60多万名,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经济规模和社会影响的产业。对于快递业来说,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应考虑包括要建立独立的监管部门、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对快递企业进行分级管理、规范格式条款、制定统一的快递服务价格标准、加快《快递法》的立法进程等。这超出了本次谈论的主题。

网友:靠邮政信誉卖月饼啤酒,谈何容易,尊严和面子还有吗?听实情,努力办成让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邮政。特别是政企分开邮政实物传递不直接产生利润的行业,如何管理。

陈宏:向自已员工下任务不是理想的邮政,原始的简单再生产的运作方式,不受基层欢迎。对于改革和发展,有关人士曾提出中国邮政业重组应选择“网业分离、产业分拆”的模式。建议提出,从最基本的角度上看,传统从邮政业的实际出发,“网业分离”就是邮政的投递网络由邮政部门负责,建立科学的规制方式,而业务方面引入竞争,首先是在可竞争业务上引入竞争,市场上一些非邮政企业发展壮大逐步成熟,将普遍服务业务也引入竞争,最后实现邮政业务的全面竞争。邮政企业与非邮政企业通过交纳公平的接入费公平的使用邮政投递网络。

陈宏在《建言十二五:全面推进邮政体制改革的建议》中,我也提出:借鉴欧盟做法,全面开放邮政市场。与此同时,采取“网营分离”改革模式,即分拆邮政路网和邮政业务,其中邮政网路的建设、维护与管理由邮政部门负责,并相应地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规制体系,而在可竞争业务环节引入市场机制,允许非邮政企业进入并利用邮政路网提供竞争性服务。在保护消费者利益不受损失的条件下,重组竞争市场。

网友:企业内部管理乱国家也有责,少数集邮者是有的,集邮贺卡多数是浪费了职工的心血。这些年我们每人都有邮册。包销的物资是职工亲情营销的结果。现在搞不清,是满足市场需要还是邮政运营需要?究竟老百姓需要的是什么?

陈宏:企业管理要防止退坡回潮,有时甚至感到有的方面还没有以前邮电企业管理高效规范,企业推进改革不能倒逼消极化管理升级。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是要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商业化操作,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改革需要加快推进,没有理由不改革。要继续做好《邮政法》的修订。不能光享受政策,而不思改进。邮政企业什么时候不空谈储蓄了,就是邮政适应市场的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