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展望:区间震荡,初露峥嵘


    成一言认为六月大盘指数区间震荡。半年报高增长错杀股、本轮跌幅最大股与低市盈率发行之次新股,将初露峥嵘;半年报业绩垃圾股,尤其是本轮跌幅浅与2010年下半年涨幅大的半年报业绩大幅下降股,将继续深幅探底

    六月上证指数运行区间: 2780—2570区间——技术面与盘面状况决定。下周将到达6月份指数运行区间的中枢线附近.

    七月中旬前,砸坑至:2350—2420之间,迎来今年唯一一次普遍性机会——卜卦与逻辑推理出。

    这个判断的理由1、强势股的补跌,才刚刚开始;继续补跌与补跌股的扩散开来,将是短期内的主旋律。2、2010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搭建的平台,与2010年8月-9月搭建的平台,基本重合,强平台中枢线在2650点附近这个区域的支撑可能非常强。这是超级大资金去年两次规模性初始进场的成本上限区域,之前提前减仓等待的大资金,料在这个区域还会选股初步进场。3、真正的砸坑,有三个条件:(1)已有大资金初步进入;(2)在一个平台上,初始有很多人认为底部已经到来而进场,但随着时间推移,买卖又开始不活跃,量能也逐渐萎缩到一个极低水平,中心位开始下移;(3)平台搭的时间足够长,场内气氛开始“忐忑”,开始担心“盘久必跌”。真正砸坑的目的,只有一个:洗出最后一滴血

    A股历史上,除了牛市中途,五月多下跌,六月多震荡,七月多探底回升(半年报利空出尽,业绩风险释放到位,开始冀望于下半年货币政策趋缓与经济出现转折),即所谓“五穷六绝七翻身”。由于去年5-6月与8-9月搭建的以2650点为中枢线的平台,支撑力度相当强,没有实实在在的利空,难以击穿,需要等到半年报多数股票业绩下降或未大增之公告与预告的信号,才能导致市场恐慌最后出现——今年与去年不同,去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大增股票居多;今年上半年业绩少增、不增、微降与大降的股票居。所以,成一言认为:7月的中旬前,大盘指数才会向下砸坑——调整周期也正好达到3个月。

    特别提示政策因素,可能随时改变上述上证指数“六月区间运行、七月中旬前砸坑”以及相关指数点位的判断。在没有新的、非重大利好因素出来之前,上述判断不改变

 

      六月里的机会与风险:

    但毫无疑问,市场留给“半年报业绩大幅增长+当前价格在低估区域”、随市场恐慌而遭错杀之中小盘股票的时间,不多了。当半年报业绩大增的信息公开时,这些股可能就追不上了。六月下旬,半年报业绩预告的序幕将正式拉开,与公司联系密切的主力,势必会提前知道半年报的业绩情况而提前行动

     一些股票,最近一年内,已经跌了70%左右甚至以上,这种严重超跌股票,强反弹可能要出现

     5月发行的次新股中,可能会奔出黑马。这是因为新股换手率高,相中的庄家们很容易快速吃到足够的货。5月发行新股的市盈率已大幅下降,A股历史上,当熊市临近底部区域的时候,总是次新股提前开始唱大戏。

    6月回避开以下三类股的风险:(1)自去年7月2日的2320点反弹以来,涨幅巨大而价格与业绩不匹配的股票——回归;(2)自今年4月中旬以来跌幅浅的股票——补跌;(3)半年报巨亏或业绩大幅下降甚或业绩持平,而股价高于去年7月2日水平的股票——回归

    正如牛市与反弹市顶部区域,是弱市股补涨阶段一样,大资金利用这个阶段的“补涨”之热闹行情,在涨幅大的股票上悄悄出货;熊市与调整市在底部区域展开的是强市股与浅跌股的补跌行情,主力也会利用补跌股的惨烈在低估股与深跌股中悄悄吸货。

    六月,注定是结构性变动的六月。

 

A股权重四大板块分析:

1、金融板:券商股,中期业绩略微下降,但当前价格离去年7月初位置不远;保险股,中期业绩略微下降,但股价也在去年7月低位附近;银行股,中期业绩大增,股价略高于2320点水平。保险与银行股之H股价格普遍高于A股价格。关注国际板推出、下半年四大行以外其他银行的再融资需求(要在好的市场氛围下才能实现)、银行股半年报业绩增长三大因素的影响。

2、地产板块:中期业绩下降,一些住宅地产股业绩下降幅度大,个别商业地产股业绩增长水平较高,但多数地产股当前价格在去年7月2320点的水平附近。地产股估值远高于香港股市。

3、有色板块:多数有色股中期业绩增长幅度不小,但当前价格也远高于去年7月初2320点水平。估值超过香港股市同一股票或同类股票70%以上。有色股与期货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联动性,有时较强。

4、煤炭板块:中期业绩略微增长,但当前股价远远高于去年7月初2320点时的水平。当前估值水平与香港股市接近,H股与A股价格基本一致。煤炭板块与香港股市煤炭股的联动性相对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