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国古典名曲的弦外之音六


[原创]中国古典名曲的弦外之音六

王一博于2010年3月8日上海 

 

弦外之音六:《高山》上的制高点 

我最早听的古曲,是古琴曲《高山》和《流水》。 

传说《高山》和《流水》都是俞伯牙操的作品。俞伯牙操了一曲后,钟子期曰:巍巍乎在高山兮。自此,《高山》的古琴曲就此流传。看样子,俞伯牙用音律表达的心目中的“高山”,只有钟子期能找到其心中的“制高点”。可天下只有钟子期是俞伯牙的对手吗?只有钟子期是俞伯牙的知音吗? 

谁能听出来,俞伯牙的《高山》里,还有没有更高的高山?有没有更高的制高点?谁能听出来,天下有几座“高山”?四海内只有五岳是高山吗?珠穆朗玛峰会不会一直高下去?

听一曲《高山》,就能知道其的“制高点”在何处?经济社会的制高点在《高山》里吗?曲子分明诉说着在经济社会的态势运变中,谁找到了传说中的制高点,并占领之,谁就能抢占先机,独占鳌头。 

制高点只是暂时意义上的制高点,时过境迁,制高点有时会变成累赘。抢占制高点需要有预见,钟子期的预见从哪里来的,是个谜;但谁先预见,谁有可能先抢占,连预见都没有,即使占着也会丢失的,因为没有“势”的意识。 

态势中的制高点,代表某种“势”,有“势”的架构,就有制高点,而失“势”,将失去相对的制高点。

 战略的未必都是制高点,而制高点绝对是时势里的战略或战略里的战略。

 《高山》上的弦外之音是指“制高点”吗?如果是,请下一个知音寻找出来其的“制高点”!如果不是,请找出其不是的“制高点”来!请在钟子期还健在的时候! 

当古琴已经摔碎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寻找的意义。。。。。。

当古琴摔碎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其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