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新起点:转变教师和家长
本报讯(记者 雷玲)“生命教育的真谛在于教师要从‘经师’转变为‘人师’”、“生命教育要与家长共成长”4月23、24日,主题为“落实教改纲要新精神,推进生命教育新发展”的全国生命教育2011年年会在河南省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召开,与会专家为生命教育带来新视角、新理念。来自江苏、广东、四川等地全国近百所全国生命教育实验学校的校长、教师600余人参加了本次年会。
本次会议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川和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江西师范大学道德与人生研究所所长郑晓江等分别为与会者带来精彩的讲座《生命教育:与家长共成长》和《生命的困顿与生命教育》;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和广东省深圳市学府中学刘万讲老师分别在会上展示了精彩的生命教育观摩课《生命的船票》等;承办本次年会的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教师也向会议呈上富有特色的生命教育实践课。“感动!感慨!”丰富多彩的报告和展示课,让这些多年来追随生命教育实践的践行者们又一次接受了生命教育理念的洗礼。
“‘虎妈’的所谓中国式家教给我们带来什么思考?”肖川教授通过对一度广引热议的“虎妈”故事的追问,告诫与会者,无论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都应该“了解、尊重、关怀儿童”,并指出:“促进家长的成长,是学校的职责。”
而郑晓江教授为与会者讲述的“汤普逊老师和泰迪的故事”,诠释了一位好老师的爱心故事,令现场很多老师流下了感动的泪水。鲜活的事例让老师领悟到:教师的职责是“帮助你的学生成为有人性的人”,教师不应该是只“教书”而更应该“教人”。
据悉,本次生命教育年会之所以选择在郑州召开,与该市多年来关注生命教育,关注师生生命质量,构建道德课堂带来的成效有关。开幕式上,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介绍的该市探索的“道德课堂”建设,引发了与会者对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和富有生命价值的教育的共鸣与思考——“‘道德课堂’重在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采访中记者发现,作为郑州市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之一的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正是积极在“构建道德课堂”的过程中,走出一条与“生命教育课题”相结合的“生命课堂”探索之路。“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一切为了师生的发展’,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适合儿童成长的道德课堂、生命课堂、生命化校园’。”该校校长师贵鑫告诉记者。
据悉,全国生命教育2012年年会将在天津举办。“我们期待着通过生命教育使得‘教育’可以真正‘名实相符’。我们期待着通过生命教育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提升师生校园生命的质量,并进而树立起生命神圣的观念,在生命的根基上确立起人的内在的不可让渡的尊严。我们期待着通过生命教育,学校变得更有吸引力;通过生命教育,个性变得丰富而舒展,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通过生命教育,让幸福从此熙熙攘攘,让幸福从此洋溢心房。”肖川对“生命教育”执著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