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化社会需要三个要素


    作为品牌中国联盟专家的一员,今天下午应邀参加第五届年会的新闻发布会。激动之中更多的是让人深思。我们似乎看到中国强大了,但又似乎觉得中国和世界在某些地方的差距反而越来越大了。

    仓廪食而知礼节。知礼节就是要打造品牌化的生活。

    现在,我们肚子吃饱了、腰包有钱了,但是我们却发现我们的商业道德不见了、很多人为富不仁了。很多专家说中国品牌问题要慢慢来、一步步走,我觉得这是很不对的。

    因为一旦我们没有在仓廪食的初期树立起品牌化生活的方向,很有可能将社会价值带入另一个极端。最近一年多的药家鑫事件、故宫事件、李我爸是李刚事件、有10多个情妇的贪官、双汇瘦肉精事件、毒馒头事件、蒙牛陷害伊利产品激素事件,都在给我们敲响警钟——一个正在强大的中国需要尽快建立品牌化社会,需要暴风骤雨般地建设品牌化社会。

    要建设品牌化社会,这就需要从根本上将品牌国家战略落地,让这个无数专家讲了很多年的思想变成执行。从我个人看来,要有执行力需要具备三个要素:

    第一,需要政府推动。

    首先我要说的品牌国家战略不是狭义的企业品牌战略,而是广义的国家品牌战略。日本人在世界上是什么地位?想起德国你想到什么?这种联想就是国家品牌。记得有一年北京召开国际马拉松,我和当时的一位国家队教练跟随比赛聊天,在距离终点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中国的队员领先韩国好几百米,可是教练却说,完了、完了,我们搞不过日本了。我说为什么,他说日本人到最后是玩命的。最后是中国队员中途肚子疼退出,日本的队员超过好几名其他国家队员获得较好名次。这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比赛,但是他却传递国家品牌。这个日本选手知道他代表的是日本精神,而这个精神就是国家品牌内涵。政府的推动和提倡会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力量、也是唯一的具有深远影响的力量。可以说,没有政府整个体系的介入,中国人在国家精神和国家品牌上还要在黑暗中摸索许久,中国的企业品牌也不过是这种品牌洪流中的萤火虫而已。试想想,如果全部省部级以下官员全部用中国车会是什么样子。可以肯定地说,中国车的质量会在一年内超过或赶上奔驰、宝马。

    第二,需要全民参与。我一向提倡公关运动论的理论和实践,这也是我们帮助企业品牌快速成长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全民参与的品牌化的事情有蒋委员长的新生活运动;有毛主席时代的抗美援朝、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等等;当前有汶川地震时期的全民捐助、唱红歌等等。全民参与能够让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得以弘扬,能够让品牌化生活和品牌化价值在社会上形成习惯。

    人人知道自己代表中国,人人知道应该拥护国货,人人知道需要民族复兴,在全球最大的消费品市场下,中国企业的品牌进入世界五百强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品牌化将成为一种习惯。

    第三,要制度保障。以前刷牙用中华牙膏,我一直觉得是爱国,最后发现他是联合利华的。最近小肥羊要销售给百胜集团了,而之前的双汇却不是中国品牌,这些事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这一切都在说明资本正在用另外一种方式改变中国;还有一种形式是,企业是中国的,而占据企业绝大多数股权的董事长却移民国外。中国如果要真正从本质上强大,我觉得应该在制度上保障中国品牌的独立、稳定、发展,应该从制度上保障品牌创立者的企业家的独立、稳定、发展。

    中国要迎来品牌化的时代了,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有以上三点,我相信,中国品牌会城市本世纪冲击全球,改变全球价值观的主导力量。真正的民族复兴不是要我们都成为暴发户,而是让我们受世界人民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