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问题杂谈


  一个社会理想的经济生态环境是:有多少钱就生产多少需求品,有多少钱就消费多少需求品。就是说,经济=生产=消费。可见,中国经济所有的问题都出现在生产方面。因此,目前中国经济的生产才真正应该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

  中国经济怎样才不会硬着陆?很多人都从市场角度去问诊。其实,中国经济出现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中国人出现了问题。只有彻底消灭了腐败、无能的官员和腐败、太能的商人,中国经济才可能走向正常。

  搞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人一开始就错了:他们选错了经济理论的提供人,他们用错了经济建设的实施人。决策错,执行必错。

  “中国式的教育”生产出满足不了社会需求的“多余”的劳动力,“富士康式的生产”消费或者说是剥削了社会消化不了的这些“多余劳动力”的剩余价值,这就是“富士康式的财富增长模式”。

  由于经济决策错了,所以导致了收入分配的错,形成了社会贫富极大差距,最终直接影响了社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巨大矛盾,形成了生产与消费两者之间以及两者内部极其不均衡的较量,进而给中国政治改革带来了难以处理的两难困境。

  社会主义没有剥削,但资本主义一定有剥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中国存在剥削,这是造成贫富差距的一个直接原因之一。

  中国七八十年代的经济改革开放,可以称之为经济大跃进。盲目的打到“计划经济”后,向“市场经济”盲目的前进。这就叫做“摸着石子过河”?还是“盲人摸象”更确切地定义了中国经济的这种改革乱象。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