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亲繁殖?华晨中华是不是在模仿华晨宝马
张 久/图文
不久前,华晨中华全新中级车在上海车展上全球首发,并正式命名为“中华530”。
记者发现这款车的命名完全不同于中华品牌以往的命名方式。同时据华晨相关人员证实:“‘中华530’的命名是由该车的级别和车型来确立的,‘5’表示该车的级别为中型车,‘30’表示该车的车型为三厢车。从今年开始,中华品牌新车型将启用全新的命名体系,而现有中华系列产品仍保持原有名称,直至其产品生命周期结束。新命名体系规定中大型车的命名代号为‘7’,中型车的命名代号为‘5’,小型车的命名代号为‘3’。”华晨人还强调:“这种新命名规则不仅是华晨‘立足中场、上下延伸’战略的深化,同时也标志着中华品牌迈向市场更宽、品类更全的发展新阶段。”
但是面对这样的车型排序方式,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与宝马一贯的车型排序“7”、“5”、“3”再相似不过了。而此前华晨中华的车名则分别是尊驰、骏捷、酷宝、旅行车、frv、fsv、cross。
除了车型排序方式与宝马相似,再仔细看那“中华530”的外观造型,如果说整个车身并不完全像宝马,至少那车头前脸几乎就是宝马车头前脸的再造。
“中华530”的外观由平尼法瑞那操刀设计,完全贴近目前德系主流中级车的特质。轮廓线从双U型前脸开始,沿着车肩至尾部绽放开来,下腰线勾勒出轻盈上扬的曲线,犹如猎豹的尾巴般轻灵动感。如果前几年出来骏捷时,华晨的经销商自称骏捷是小宝马,那么这款车到了经销商手上,我则要担心会不会直接有换宝马车标的行为。
华晨汽车内部也有职工直白的告诉记者:“今天华晨中华与华晨宝马在制造、检测等环节几乎同出一辙,除了喷涂等工艺相同外,在华晨中华的制造和检测线上也都活跃着来自宝马在职或退休专家的身影。现在完全可以说,‘华晨中华530’这个全新平台产品是知识与市场竞争共同促生的新生代轿车新典范。除了外观和配置‘中华530’在努力向宝马同级车靠拢外,2700的轴距也将典范一词拉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另外,在自主高起点方面,‘华晨中华530’延续的是追求欧洲最高品质,因为在时尚外表的包裹下,‘中华530’还有一颗强劲的“心脏”,其所搭载的华晨自主研发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堪比部分2.0车型,相信在油价飙升的今天,会受到很多消费者的欢迎。而‘中华530’本身所配有的智能系统,也为其增色不少。无钥匙进入及一键启动系统、一触式双层模式天窗的加入,令驾驶者弹指间即可踏入美妙征程。在安全方面,‘中华530’也是完全按照C-NCAP五星标准设计,在成本投入上不遗余力。3H车身结构、大面积高强度钢板应用、六位一体式ESC系统、环保降噪轮胎、BOSCH 8.0 ABS+EBD系统、主副驾驶位6气囊等高档安全配置等。”
显然,在华晨人自己眼里‘中华530’就是在处处向宝马看齐。包括在上海车展期间,华晨董事长祁玉民也反复强调:“中华‘新谱系’是中华品牌的战略谋远之举。作为日渐成熟精进的自主品牌,中华品牌在今年推出新命名体系,不但便于加强消费者对中华家族的记忆,更将使中华家族优良基因得到系统的文化传承。中华‘新谱系’是中华品牌产品布局的决胜之举。目前,中华品牌已规划并逐步形成多个平台和多款产品,全面覆盖A0级、A级、B级和C级车市场,多种新能源汽车产品也在陆续开发和投入使用当中,产品系列及产品类型规模化雏形已成。为了保障产品研发平台和产品创新的持续爆发力,建立一套符合品牌发展规律的命名体系也势在必行。中华‘新谱系’是中华品牌的产品创优之举。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合资品牌对自主品牌的蚕食,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符合品牌发展规律的命名体系,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成就跨越式发展、打造品牌影响力、做优产品的必然选择。”
那么这种新命名体系对华晨中华终端销售会不会有促进作用呢?华晨中华的销售老总沈毅则认为:“从产品角度来看,中华新命名体系将有助于强化消费者对中华品牌的整体认知和记忆,有助于提升中华产品的整体市场形象;对于品牌角度来讲,新命名体系也将有助于打造出一个更加现代化、国际化的汽车品牌形象,而这也正是中华品牌未来发展的方向。正是由于在产品、品牌两方面的积极推动作用,新命名体系必将对新产品在终端市场的销售起到一定的促进。”
不过,记者认为;至于一个本土企业这么做,到底是不是今后自主品牌的成功转型方向?则只有让市场来检验了。
本文独家授权搜狐发表,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