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难以华丽转身


  随着互联网经济影响力的突飞猛进,面对诸如京东商城、卓越当当等网络购物平台的巨大挑战,国美也开始盘算并推进着自己的网络购物。

  这是一次转身,依我之见,国美难以华丽转身。

  为什么呢?文化不融!

  国美电器的成功除了创业者的胆识与魄力外,商业模式的设计功不可没。或许也说不上是设计,仅仅是企业家的一种直觉而已,但这种直觉恰恰符合了市场变革的潮流。进而,从商业模式上一边吸引了广大的消费者,即不断的集聚并深化与客户的关系,另一边吸引了广大的上流电器厂商,即不断的优化与融合资源。所谓终端致胜,国美电器恰恰在这里构建起自己的独特的竞争优势。其它策略上的安排是统一于战略视野的。国美电器成功了。

  然而不幸的是,国美的成功并没有构建起企业家群体更大的事业胸怀与价值理想。似乎国美的经营只为一件事儿:挣钱,挣更多的钱!

  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德鲁克解释得非常清楚了,如你还不知道,自己先去看看再说。细胞是要发挥功能的,而非是挣钱,挣钱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功能。在这个层面上看,国美电器开始迷惑了。国美电器的经营活动始终在告诉投资人或老百姓,俺能挣到钱,能挣到很多钱。然而,在此期间,它缺乏的一个广而告之是:俺能贡献价值,为消费者和制造商。

  电器厂商可能没人喜欢国美电器,这是事实,但又很难离开国美电器,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老百姓常讲“店大欺客,客大欺店”,国美对于那些电器的制造商而言,似乎在“店大欺客”。一种商业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整体的运营效率,降低整体的中间成本,还实惠于消费者,还价值回归于供应商。

  国美似乎也在做,但“此做非彼做”,何以见得?看内心深处的想法,即价值观。

  如果是仗势欺人、倚老卖老,那就是为了挣钱;如果内心深处是为了整体的价值实现做贡献,那就完全不同。不幸的是,我眼中的国美电器属于前者。

  说得再浅显一些,国美始终是围绕如何挣钱来开展业务的。挣钱当然没错,但对一个大企业可能有比挣钱更重要的文化根基,挣钱仅仅是个手段与目标了。

  几年前,我曾参与了国美电器的企业文化建设咨询项目。国美电器的高层访谈后,有一种感受,“共赢”仅仅是表面的词汇。国美电器也提出在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中需要一种“共赢”,因为,招人讨厌一定是有感受的,国美电器常期以来与上游电器厂商的合作,让上游厂商难受至极,这种情绪国美电器一定是知道的。或许正是出于这种感受,国美也希望组织内有一种“共赢”的文化追求。

  但文化最终是价值观,它不在于你说什么,写什么,而在于你内心深处是怎么思考的。国美在骨子里是缺少共赢的文化基因的,这是我的感受,或许也不对。在我看来,国美电器提出的共赢文化仍不是发自内心的,而是为了继续维系自己的既得利益与既得优势。

  怎么能做到共赢呢?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双方或多方势均力敌,谁也吃不掉谁,谁也打不死谁。如果我一脚能踹死你,我跟你谈什么共赢,还不给我滚蛋。二是即便双方或多方真的竞合胶着,难以一时分出胜负,为了共同的利益或追求,此时的共赢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呼唤或暂时性的过渡。

  只有发自内心的呼唤,才会最终结出共赢的文化来。其它的统统是扯蛋,是说着玩的,本来双方或多方也没人相信,这种连自己都不信的文化怎么可能成为自己身上的文化基因呢。而国美恰恰是这么想的。

  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文化。它的可怕不是说出来丢人,而是装在心里影响行动。

  我之所以说国美的转身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就在于此。

  从实体店的运营转向网络购物平台,这期间是一种适应,适应之中的要点是不断满足供需双方的价值要求,而不是看到目前实体店经营面临挑战,影响到自己的挣钱,便进入网络购物领域。并在进入此领域后,历史已形成的文化是难以改变的,它还会影响着你的经营行为。而这种行为还是为了自己的挣钱,而不是如何去为供需双方做贡献。但网络革命在技术的巨大支撑下,整体商业的文化都变了,《免费》一书可见一些观点。总之,在网络经济时代,再总相关自己蒙头挣钱恐怕不行了。

  在这种文化价值观的指引下,我说国美电器的转身是困难的。